安厝
拼音
ān cuò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ān的字 拼音为cuò的字 拼音为an的字 拼音为cuo的字基础解释
停放灵柩待葬或浅埋以待正式安葬。详细解释
亦作“ 安措 ”。安葬。
《孝经·丧亲》:“卜其宅兆而安措之。” 邢昺 疏:“宅,墓穴也;兆,塋域也。葬事大,故卜之。”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崩薨别号,至墓同,何也?时臣子藏其君父,安厝之义,贵贱同。葬之为言下藏之也。” 唐 吴少微 《为任虚白陈情表》:“两柩双魂,未遑安厝。”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将骨殖一担挑来,指望的傍祖塋好生安厝。” 清 李渔 《意中缘·救美》:“奴家原为葬亲而来,还要到 莆田 安厝了二亲,然后转去。”
停放灵柩待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妖宅》:“二小人舁一棺入,仅长四寸许,停置凳上。安厝未已,一女子率廝婢数人来,率细小如前状。”《红楼梦》第一一二回:“且説 贾政 等送殯到了寺内,安厝毕,亲友散去, 贾政 在外厢伴灵, 邢 王 二夫人等在内,一宿无非哭泣。”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安厝-中華語文大辭典安厝安厝ㄢ ㄘㄨㄛˋāncuò1.安葬。[例]他的遺願是~在母墳旁,永遠與母親相伴。2.正式安葬前,將靈柩暫時停放或淺埋某處。[例]家人先將他的棺木~在寺廟中,等一年後再入家族墓。
安厝-辞源3【安厝】安葬。漢 班固 白虎通 崩薨:“安厝之義,貴賤同。”文選 晉 潘安仁(岳)寡婦賦:“痛存亡之殊制兮,將遷神而安厝。”魏書 禮志四:“今相國雖已安厝,裁三月爾,陵墳未乾。”也作“安措”。唐釋 道宣 續高僧傳十七 習禪篇二 釋智顗:“死後安措西南峯上,累石周屍,植松覆坎,仍立白塔。”後也指停放靈柩待葬或淺埋以待改葬。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ān cuò
1、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厝之。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ān cuò
1、[安措]ān cuò
1.见“安厝”。 2.安宁。 3.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