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要
拼音
shǒu yà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ǒu的字 拼音为yào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 拼音为yao的字基础解释
1.掌握重权;把握关键。 2.把守要隘。详细解释
掌握重权;把握关键。
《韩非子·有度》:“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而传之。”《尸子》卷上:“明王之治民也,事少而功立,身逸而国治,言寡而令行。事少而功多,守要也;身逸而国治,用贤也;言寡而令行,正名也。”
把守要隘。
《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吴 蜀 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据险守要,汎舟江湖,皆难卒谋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守要-汉语大词典守要1.掌握重权;把握关键。
●《韩非子·有度》:“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而传之。”
●《尸子》卷上:“明王之治民也,事少而功立,身逸而国治,言寡而令行。事少而功多,守要也;身逸而国治,用贤也;言寡而令行,正名也。”
2.把守要隘。
●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彼有精甲数万,临高守要,一人挥戟,万夫不得进。”
●《三国志·魏志·贾诩传》:“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卒谋也。”
【守要】㊀掌握權勢。韓非子 有度:“上尊而不侵,則主強而守要。”㊁掌握要領。尸子 分:“事少而功立,身逸而國治,言寡而令行,事少而功多,守要也。”(羣書治要三六)㊂把守險隘。三國志 魏 劉曄傳:“諸葛亮明於治而爲相,…… 蜀民旣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