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制
拼音
shǒu zh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ǒu的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基础解释
封建时代,儿子在父母死后,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谢绝应酬,做官的在这期间必须离职,叫做守制。详细解释
守孝,遵行居丧的制度。在守制期内谢绝应酬,不得应考,婚嫁,现任官则须离职。
明 王錡 《寓圃杂记》卷七:“ 成化 初, 缉熙 守制於家,大兴土木,建第甚雅丽。”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后来守制三年,不便婚娶。如今孝服已满,目下就迎娶过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临去时,执着我的手,嘱咐我回去好好的守制读《礼》,一切事情,不可轻易信人。”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守制-中華語文大辭典守制ㄕㄡˇ ㄓˋshǒuzhì遵守服喪的制度。舊時父母或祖父母之喪,在家守孝期間,須謝絕應酬,不得應考、婚嫁、任官等事,故稱。
守制-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守制ㄕㄡˇ ㄓˋshǒu zhì舊例居父母或承重祖父母之喪,須謝絕應酬,不得任官、應考、嫁娶等,以二十七月為期滿,稱為「守制」。清.李漁《奈何天.第二齣》:「後來守制三年,不便婚娶。如今孝服已滿,目下就要迎娶過門。」《紅樓夢.第二回》:「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讀書,故又將他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