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封子
拼音
níng fēng zǐ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níng的字 拼音为fēng的字 拼音为zǐ的字 拼音为ning的字 拼音为feng的字 拼音为zi的字基础解释
亦称“宁封”。传说中 黄帝 时仙人。后代文人游仙诗多引为典实。详细解释
亦称“ 宁封 ”。传说中 黄帝 时仙人。后代文人游仙诗多引为典实。
汉 刘向 《列仙传·宁封子》:“ 宁封子 者, 黄帝 时人也。世传为 黄帝 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 封子 。 封子 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於 宁北 山中,故谓之 宁封子 焉。”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四:“真王未许久从容,立在花前别 宁封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宁封子-中国神话大词典宁封子
仙人名。《列仙传》卷上:“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按:关于宁封事,四川民间则别有传说。略云: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建福宫后有山,名丈人山,传说是轩辕黄帝问道于宁封丈人处。宁封因封于此山,故名宁封。其时洪水泛滥,人民居洞穴。每至山下取水,无盛水物,乃以山下润湿土为器,易碎。偶烧野兽,宁封于火中得硬泥,遂悟作陶之理。因传说宁封为黄帝陶正。某次于窑中架火烧陶,宁封升窑顶添柴,不意窑已烧空,窑顶柴忽塌下,宁封遂葬身火窟。人见灰烟中有宁封形影,随烟气冉冉上升,便谓宁封火化登仙而不死矣。
宁封子亦称“宁封”。
传说中黄帝时仙人。后代文人游仙诗多引为典实。
●汉刘向《列仙传·宁封子》:“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
●唐曹唐《小游仙诗》之四:“真王未许久从容,立在花前别宁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