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号
拼音
fú hà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fú的字 拼音为hào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hao的字基础解释
1.《易·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孔颖达疏:“‘孚号有厉’者,号,号令也,行决之法,先须号令。夬,以刚决柔,施之於人,则是用明信之法而宣其号令。”后以指君王的号令或诏命。 2.呼吁。详细解释
《易·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 孔颖达 疏:“‘孚号有厉’者,号,号令也,行决之法,先须号令。夬,以刚决柔,施之於人,则是用明信之法而宣其号令。”后以指君王的号令或诏命。
宋 曾巩 《侍中制》:“肆朕纘极,寤寐雋良,果得异能,属之大任,用扬孚号,明諭在廷。” 宋 陆游 《谢赦表》:“臣适以守藩,恭闻孚号。虽与民欣戴,如瞻咫尺之天;然受命祷祈,实劳方寸之地。”
呼吁。
清 顾炎武 《与人书》:“此皆上台秉公持正及大人君子孚号壮拯之力。”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孚号-汉语大词典孚号1.《易·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
●孔颖达疏:“‘孚号有厉’者,号,号令也,行决之法,先须号令。夬,以刚决柔,施之于人,则是用明信之法而宣其号令。”
后以指君王的号令或诏命。
●宋曾巩《侍中制》:“肆朕缵极,寤寐隽良,果得异能,属之大任,用扬孚号,明谕在廷。”
●宋陆游《谢赦表》:“臣适以守藩,恭闻孚号。虽与民欣戴,如瞻咫尺之天;然受命祷祈,实劳方寸之地。”
2.呼吁。
●清顾炎武《与人书》:“此皆上台秉公持正及大人君子孚号壮拯之力。”
孚号
【出典】 《周易·夬卦》:“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唐·孔颖达疏:“号,号令也。行决之法先须号令。夬,以刚决柔,则是用明信之法而宣其号令。如此即柔邪者危,故曰‘孚号有厉’也。”
【释义】 孚号,旧解认为:指于攻伐邪恶之前,在王庭之上尽诚呼号其众,使之同心合力。后常用孚号喻指皇帝的制诰。
【例句】 人心恰与天时合,看看孚号彤庭发。(周必大《醉落魂·次江西帅吴明可韵。庚寅四月》1609)这里用“孚号”喻指朝廷即将颁布的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