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品
拼音
miào pǐ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miào的字 拼音为pǐn的字 拼音为miao的字 拼音为pin的字基础解释
1.旧时品评书画、文物用语。谓精妙之作。 2.好的人品。详细解释
旧时品评书画、文物用语。谓精妙之作。
《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自 夏 商 以来,鐘、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惜。”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所论画之三品,盖扩前人所未发。论曰:气韵生动,出於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絶,传染得宜,意趣有餘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 清 包世臣 《安吴论书·国朝书品》:“醖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
好的人品。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他如此妙品,有多少人想物色的。”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妙品-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妙品ㄇㄧㄠˋ ㄆㄧㄣˇmiào pǐn劣貨劣貨、俗品俗品極精美的作品。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筆墨超絕,傳染得宜,意趣有餘者,謂之妙品。」
妙品-汉语大词典妙品1.旧时品评书画、文物用语。谓精妙之作。
●《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惜。”
●明陶宗仪《辍耕录·叙画》:“所论画之三品,盖扩前人所未发。论曰: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绝,传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
●清包世臣《安吴论书·国朝书品》:“酝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
2.好的人品。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他如此妙品,有多少人想物色的。”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miào pǐn
1、[好货]hǎo huò
1.古代在饮宴时,为表示友好而赠送给客人的礼品。《左传·昭公五年》:“宴有好货,飧有陪鼎。”孔颖达 疏:“谓主国宴宾以货财为恩好,谓衣服车马在客所无者与之也。”《国语·周语二》:“使 郤至 告庆於 周。未将事,王叔简公 饮之酒,交酬好货皆厚。” 2.贪爱财物。《孟子·梁惠王下》:“寡人有疾,寡人好货。”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读 子桓‘客子常畏人’,及答 吴朝歌、钟大理 书,似少年美资负才性,而好货好色,且当不得恒享者。” 3.指贪财的人。《书·盘庚下》:“朕不肩好货。”孔 传:“我不任贪货之人。”
反义词
miào pǐn
1、[劣货]liè huò
暂未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