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簧
拼音
rú huá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rú的字 拼音为huáng的字 拼音为ru的字 拼音为huang的字基础解释
1.比喻善为巧伪之言。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 2.见“如黄”。详细解释
比喻善为巧伪之言。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
《诗·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唐 徐夤 《楚国史》诗:“君王不翦如簧舌,再得 张仪 欲奈何?” 明 沉鲸 《双珠记·刑逼成招》:“那 李克成 心多狡,素横行,言巧如簧疑上听。”
见“ 如黄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如簧-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如簧
【出典】 见“舌弄笙簧”条。
【释义】 《诗经·巧言》有“巧言如簧”语。
【例句】 ①不见生尘步,空忆如簧语。(徐俯《卜算子》[天生百种愁] 743)这里活用本典形容所忆女子美妙动听的语声。②不是琵琶知音少,无限如簧巧啭。(赵以夫《贺新郎·次刘后村》2667)这里用本典表现巧言干扰了正音的被赏识。对刘氏表示同情。③燕支坡下路,语如簧。(王庚《小重山》[凉入秋檐雨意长] 2958)这里用本典叙写词中女子追忆心上人同自己叙别的情景。
如簧1.比喻善为巧伪之言。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
●《诗·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唐徐夤《楚国史》诗:“君王不翦如簧舌,再得张仪欲奈何?”
●明沈鲸《双珠记·刑逼成招》:“那李克成心多狡,素横行,言巧如簧疑上听。”
2.见“如黄”。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rú huáng
1、来呀,用你们的如簧之舌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