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恶杀
拼音
hǎo shēng è shā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ǎo的字 拼音为shēng的字 拼音为è的字 拼音为shā的字 拼音为hao的字 拼音为sheng的字 拼音为e的字 拼音为sha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好生:爱惜生命,不忍杀生。
恶杀:厌恶杀戮。
词典解释
好生恶杀-中华成语大词典好生恶杀
【拼音】:hào shēng wù shā
解释
好生:爱惜生命。爱惜生命,不好杀戮。
出处
《旧唐书·姚崇传》:“陛下好生恶杀,此事情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
示例
必闻其国以~,省欲去奢为事,冀以此可以诱民为善之一端也。 ★宋·王观国《学林·佛教》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同:好生惡殺
出处
引证
宋-苏轼--《东坡志林·记讲筵》:臣今月十五日侍迩英阁,切见资政殿学士韩维因读《三朝宝训》至真宗皇帝好生恶杀,因论皇帝陛下在宫中不忍践履虫蚁,其言深切,可以推明圣德,益增福寿。
明-沈一贯--《逆说》:春生秋杀,天之道也;好生恶杀,圣人之道也。
清-张之洞--《重案定拟未协折》: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特颁永不加赋之谕,为古今数千年所无之善政,至于好生恶杀、慎重刑辟,乃列圣相传之心法。
南朝梁-沈约-八七-《宋书·殷琰传》:(休祐与琰书曰)圣上垂天地之仁,开不世之泽,好生恶杀,遐迩所闻。
故事
宋-苏轼--《东坡志林·记讲筵》:臣今月十五日侍迩英阁,切见资政殿学士韩维因读《三朝宝训》至真宗皇帝好生恶杀,因论皇帝陛下在宫中不忍践履虫蚁,其言深切,可以推明圣德,益增福寿。
明-沈一贯--《逆说》:春生秋杀,天之道也;好生恶杀,圣人之道也。
清-张之洞--《重案定拟未协折》: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特颁永不加赋之谕,为古今数千年所无之善政,至于好生恶杀、慎重刑辟,乃列圣相传之心法。
南朝梁-沈约-八七-《宋书·殷琰传》:(休祐与琰书曰)圣上垂天地之仁,开不世之泽,好生恶杀,遐迩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