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御
拼音
fèng y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fèng的字 拼音为yù的字 拼音为feng的字 拼音为yu的字基础解释
1.奉召进见。 2.官名。详细解释
奉召进见。
《庄子·则阳》:“ 史鰌 奉御而进所,搏币而扶翼。” 陈鼓应 注引 方扬 说:“奉御,犹今言召对。”
官名。
隋 殿内省设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等六局,每局各置奉御二人总领之。见《隋书·百官志下》。因奉御掌天子供奉,故 元 明 戏曲中亦用以指宦官。 明 无名氏 《下西洋》:“小官乃奉御 刘林保 是也,奉圣人的命,与同太监 三保 下西洋国和番。”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奉御-中国历代职官辞典奉御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设殿内省(唐名殿中省),下辖尚食等六局,每局置奉御二人,分掌各种进奉之事,以直长为副职。大业三年以前,六局分隶门下省、太仆寺。官名各异尚食、尚药为典御,尚衣为御府监,尚舍为殿中局监,尚乘、尚辇为太仆寺骅骝署令、丞。大业改制,均改为奉御。唐、宋沿置。元惟礼部侍仪司下有左右侍仪奉御,供替机构主官称提点、大使、副使。明内官诸监有奉御,但位于令、丞之下,地位远较隋、唐为低。
奉御1.奉召进见。
●《庄子·则阳》:“史鳅奉御而进所,搏币而扶翼。”
●陈鼓应注引方扬说:“奉御,犹今言召对。”
2.官名。
●隋殿内省设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等六局,每局各置奉御二人总领之。见《隋书·百官志下》。因奉御掌天子供奉,故元明戏曲中亦用以指宦官。
●明无名氏《下西洋》:“小官乃奉御刘林保是也,奉圣人的命,与同太监三保下西洋国和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