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倒持
拼音
tài ē dào ch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ài的字 拼音为ē的字 拼音为dào的字 拼音为chí的字 拼音为tai的字 拼音为e的字 拼音为dao的字 拼音为chi的字基础解释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详细解释
- 【解释】: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出自】:《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
按字解释
太阿:古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干将所铸。
倒:把位置、方向、性质等颠倒过来。
持:拿着,握住。
词典解释
太阿倒持-中華語文大辭典太阿倒持太阿倒持ㄊㄞˋ ㄜ ㄉㄠˋ ㄔˊtài’ēdàochí手持劍刃,以柄示人(太阿:寶劍名)。比喻授人權柄,反受其害。也作「倒持泰阿」。[例]你讓他大權在握,無疑是~。
太阿倒持-典故小词典见〔太阿〕。
出处
《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引证
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复可取。
现代-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权势既设,这是为人主者所“独擅”的东西,绝对不能够与臣下相共,与臣下相共便是太阿倒持,结果便会为臣下所劫弑。
故事
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复可取。
现代-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权势既设,这是为人主者所“独擅”的东西,绝对不能够与臣下相共,与臣下相共便是太阿倒持,结果便会为臣下所劫弑。
造句
接龙
持论公允 允执厥中 中西合璧 璧合珠连 连理分枝 枝叶扶疏 疏不间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组词
近义词
tài ē dào chí
1、[喧宾夺主]xuān bīn duó zhǔ
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2、[反客为主]fǎn kè wéi zhǔ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