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
拼音
tài píng dà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ài的字 拼音为píng的字 拼音为dào的字 拼音为tai的字 拼音为ping的字 拼音为dao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太平道-中華語文大辭典太平道太平道ㄊㄞˋ ㄆ丨ㄥˊ ㄉㄠˋtàipínɡdào道教派別之一。東漢靈帝熹平年間(172-178)由張角創立。尊崇黃帝和老子,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故稱。以法術授徒,兼畫符誦咒,給人治病。信從者數十萬,遍及青、徐、幽、冀、荊等州,是為黃巾起義的主要力量。黃巾軍失敗後,逐漸衰微。
太平道-中国历史辞典东汉晚期民间道教的一派。“太平”是“极大公平”之意。东汉熹平年间张角创立后,与弟张宝、张梁同在河北一带传道。道徒手执九节杖画符诵咒,替人治病,十余年间,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信徒发展至数十万人。张角乃分信徒为三十六方(部),“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设将帅统率。又收买一些宦官作内应,预定甲子岁(公元184 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三月五日于京内外同时起义。口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简称为“黄天太平”。因内奸唐周告密,内应被捕杀,被迫提早起义。起义者头缠黄巾,称为“黄巾军”。起义军迅速发展到黄河流域各地,后在东汉政府军和地主武装的镇压下失败。但各地起义军仍持续战斗二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