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好还
拼音
tiān dào hǎo huá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iān的字 拼音为dào的字 拼音为hǎo的字 拼音为huán的字 拼音为tian的字 拼音为dao的字 拼音为hao的字 拼音为huan的字基础解释
旧指恶有恶报。详细解释
- 【解释】:旧指恶有恶报。
- 【出自】:《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
按字解释
天:天。
道:途径,方法,规律。
好:常常会。
还:回报别人。
词典解释
天道好还-中华成语大词典天道好还
【拼音】:tiān dào hǎo huán
解释
天道:天理;好:常常会;还:回报别人。旧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
出处
《老子》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示例
~如寄,人心公论难违。 ★明·王士桢《鸣凤记·献首祭告》
近义词
恶有恶报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同:天道好還
出处
《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引证
宋-周辉--《清波杂志·春州》:月余,符坐事贬宣州行军司马,上怒未已,令再贬岭外。赵具述其事,即以符知春州。到郡月余而卒。天道好还,其速如是。
元末明初-施耐庵-六十八回-《水浒传》:天道好还非谬语,身亡家破不胜叹。
清-黄世仲-五回-《洪秀全演义》:今满人入主中国已二百余年,少不得天道好还,复归故主。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皮》: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寤耳。
明-王士桢--《鸣凤记·献首祭告》:天道好还如寄,人心公论难违。
宋-辛弃疾--《九议》:方怀王入秦时,楚人之言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夫彼岂能逆知其事之必至此耶?盖天道好还,亦以其理而推之耳。
明-佚名--《鸣凤记·献首祭告》:天道好还如寄,人心公论难违。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天道好还,无往不复。
故事
宋-周辉--《清波杂志·春州》:月余,符坐事贬宣州行军司马,上怒未已,令再贬岭外。赵具述其事,即以符知春州。到郡月余而卒。天道好还,其速如是。
元末明初-施耐庵-六十八回-《水浒传》:天道好还非谬语,身亡家破不胜叹。
清-黄世仲-五回-《洪秀全演义》:今满人入主中国已二百余年,少不得天道好还,复归故主。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皮》: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寤耳。
明-王士桢--《鸣凤记·献首祭告》:天道好还如寄,人心公论难违。
宋-辛弃疾--《九议》:方怀王入秦时,楚人之言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夫彼岂能逆知其事之必至此耶?盖天道好还,亦以其理而推之耳。
明-佚名--《鸣凤记·献首祭告》:天道好还如寄,人心公论难违。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天道好还,无往不复。
造句
tiān dào hǎo huán
1、天道好还,作恶之人终究是没有好下场的。
接龙
还珠买椟组词
近义词
tiān dào hǎo huán
1、[天网恢恢]tiān wǎng huī huī
天网:天道之网;恢恢:宽广的样子。指天道如大网,坏人是逃不过这个网的,作恶必受到惩罚。
2、[恶有恶报]è yǒu è bào
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