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爛漫
拼音
tiān zhēn làn mà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iān的字 拼音为zhēn的字 拼音为làn的字 拼音为màn的字 拼音为tian的字 拼音为zhen的字 拼音为lan的字 拼音为man的字基础解释
指人心地单纯,坦率自然,也用来比喻青少年或儿童心地单纯善良。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天真爛漫-中華語文大辭典天真爛漫天真烂漫ㄊ丨ㄢ ㄓㄣ ㄌㄢˋ ㄇㄢˋtiānzhēn-lànmàn自然純真,毫不虛飾。[例]儘管年逾古稀,他還是~,不失赤子之心。
天真爛漫-教育部成語典【台湾】天真爛漫㊣ㄊㄧㄢ ㄓㄣ ㄌㄢˋ ㄇㄢˋtiān zhēn làn màn天真無邪、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少年老成、老氣橫秋老氣橫秋、裝腔作勢裝腔作勢、矯揉造作矯揉造作天真爛熳天真爛熳、爛漫天真爛漫天真、爛熳天真爛熳天真釋義「天真爛漫」之「爛漫」,典源作「爛熳」。「爛熳」同「爛漫」。「天真爛漫」形容性情率真,毫不假飾。#語本宋・龔開〈高馬小兒圖〉詩。典源#宋・龔開〈高馬小兒圖〉詩(據元・吳師道《吳禮部詩話》引)①華驄料肥九分臕,童子身長五尺饒。青絲鞚短金勒緊,春風去去人馬驍。莫作尋常廝養看,沙陀義兒皆好漢。此兒此馬俱可憐②,馬方三齒兒未冠③。天真爛熳好容儀,楚楚④衣裝無不宜。豈比五陵年少輩,胭脂坡下鬥輕肥。四海風塵雖已息,人材自少當愛惜。如此小兒如此馬,它日應須萬人敵。老夫出無驢可騎,乃有此馬騎此兒。呼兒回頭為小駐,停鞭聽我新吟詩。兒不回頭馬行疾,老夫對之空嘖嘖。注①典故或見於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五・張長史春草三帖跋》。②可憐:惹人喜愛。③未冠:未成年。④楚楚:整齊講究。參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五・張長史春草三帖跋》按長史以草聖得名,蓋其天真爛漫,妙入神品,而非矩矱步武者。典故「天真爛漫」典源作「天真爛熳」。龔開,江蘇淮陰人,為南宋著名畫家。他最喜愛畫鬼怪和鍾馗,風格奇特,但可惜存世的作品極少。〈高馬小兒圖〉為其畫作之一,此畫描繪了一名沙陀族少年與一匹駿馬,畫中並賦有一詩,述載此畫作產生之背景。其中四句「此兒此馬俱可憐,馬方三齒兒未冠。天真爛熳好容儀,楚楚衣裝無不宜」,意思是說:畫中駿馬約才三歲,少年亦青澀未成年,他們的神態天真無邪,毫不矯飾,兩者的組合惹人喜愛,似乎無論以什麼樣光鮮整齊的衣著來裝飾都將十分合適。後來「天真爛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性情率真,毫不假飾。出現「天真爛漫」的書證如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五・張長史春草三帖跋》:「長史以草聖得名,蓋其天真爛漫,妙入神品,而非矩矱步武者。」長史即張長史,指的是盛唐時著名書法家張旭,他極好喝酒,酒後形骸放浪,意氣灑脫,放蕩不羈。而其字又如其人,揮灑之間,筆勢奇特奔逸、連綿迴繞,故有「草聖」之稱。岳珂評張旭之所以能為「草聖」,乃因其性格率真,不為傳統規矩所拘束,故能創造出新的風格。書證①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五・張長史春草三帖跋》:「長史以草聖得名,蓋其天真爛漫,妙入神品,而非矩矱步武者。」②明・胡應麟《詩藪・外編・宋》:「子瞻雖體格創變,而筆力縱橫,天真爛熳。」③《聊齋志異・卷一二・李八缸》:「月生又天真爛漫,不較錙銖,且好客善飲,炊黍治具,日促妻三四作,不甚理家人生產。」④《三俠五義・第七六回》:「可憐艾虎小孩子天真爛漫,他也跟了來,還背著包袱,想是我應換的衣服。」用法義形容性情率真,毫不假飾。類用在「自然率真」的表述上。例①小孩子們個個天真爛漫、活潑可愛。②他的個性天真爛漫,就像小孩子一樣。③他生澀的舉動,在在顯出他的天真爛漫與少不更事。④即使在險惡的環境中,他依然保持著天真爛漫的個性。⑤看到他那天真爛漫的笑容,真叫人不忍責怪他的無心之過。⑥他有著天真爛漫的性格,即使已經成年了,依然不失其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