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祥
拼音
dà xiá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à的字 拼音为xiáng的字 拼音为da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基础解释
古时父母丧后两周年的祭礼。《仪礼·士虞礼》:“又朞而大祥,曰荐此祥事。”郑玄 注:“又,復也。”贾公彦 疏:“此谓二十五月大祥祭,故云復朞也。”汉 魏 以来时君行丧皆以日易月,皇帝、皇太后、皇后死后、二十五日或二十四日即举行大祥祭礼。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以日易月,抑惟旧章,皇帝宜三日而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释服。”宋 皇室行丧,小祥、大祥之礼皆举行两次。既以日为之,又以月为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今羣臣虽易月而人主实行丧,故十二日而小祥,期而又小祥;二十四日而大祥,再期而又大祥。”参阅 宋 王溥《唐会要·服纪下》。详细解释
古时父母丧后两周年的祭礼。
《仪礼·士虞礼》:“又朞而大祥,曰荐此祥事。” 郑玄 注:“又,復也。” 贾公彦 疏:“此谓二十五月大祥祭,故云復朞也。” 汉 魏 以来时君行丧皆以日易月,皇帝、皇太后、皇后死后、二十五日或二十四日即举行大祥祭礼。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以日易月,抑惟旧章,皇帝宜三日而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释服。” 宋 皇室行丧,小祥、大祥之礼皆举行两次。既以日为之,又以月为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今羣臣虽易月而人主实行丧,故十二日而小祥,期而又小祥;二十四日而大祥,再期而又大祥。”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服纪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大祥-辞源3【大祥】㊀大變異徵兆。也指大的變異。左傳 昭十八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 子産曰:‘將有大祥,民震動,國幾亡。’”注:“祥,變異之氣。”㊁古時父母死去兩周年的祭禮。禮 間傳:“父母之喪,……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舊時親喪以兩周年除靈,本此。㊂大善。禮 禮運:“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謂大祥。”注:“祥,善也。”疏:“謂饋食之時,薦今世之食,於人道爲善,故爲大祥。”
大祥 -中国文化史辞典父母死後兩周年的祭禮。《儀禮·士虞禮》:“期(jī)而小祥,又期而大祥。”據《禮記·間傳》,卒哭祭後,孝子只能吃粗飯飲水,小祥祭後才可以吃菜和果子,到大祥祭後,飯食中才可用醬醋等調味品。禫(dàn) 喪家除去喪服的祭禮。《儀禮·士虞禮》:“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中月而禫。”鄭玄注:“中,猶間也。禫,祭名也,與大祥間一月。自喪至此,凡二十七月。禫之言澹,澹然平安意也。”禫祭後,喪家生活歸於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