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大理

拼音

dà lǐ

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à的字 拼音为lǐ的字 拼音为da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基础解释

市名。位于云南省 西部,洱海沿岸。人口17万(1997年)。是历史上南诏国、大理国的都城。有太和城遗址、弘圣寺塔、崇 圣寺三塔、感通寺等古迹,苍山、洱海、蝴蝶泉等风景名胜,以及白族传统的贸易集市三月街 等。

详细解释

  1. 掌刑法的官。

    秦 为廷尉, 汉 景帝 六年更名大理, 武帝 建元 四年复为廷尉。 北齐 为大理卿, 隋 唐 以后沿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夷吾 不如 弦商 ,请立以为大理。”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礼·月令》注:‘理,治狱官也。 有虞氏 曰士; 夏 曰大理; 周 曰大司寇。’”

  2. 星名。

    《星经》卷上:“大理二星,在宫门内,主刑狱事也。”

  3. 五代 至 宋 时 云南 的地方政权。

    五代 后晋 天福 二年, 段思平 灭 杨干真 的 大义宁 政权,据 南诏 地,号 大理国 ,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辖境相当于今 云南 全境及 四川 西南部。 宋 绍圣 元年 高昇泰 代立,号 大中国 。 绍圣 三年, 段氏 再起,号 后理国 。前后共传二十三王,历三百一十六年。其间, 宋 曾封其王为 大理王 , 云南 节度使。 宋 宝佑 元年,为 蒙古 忽必烈 所灭,后置 云南 行中书省。国王 段氏 被任为世袭总督,军政官员多受封为 云南 各路土司。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大理-中華語文大辭典

大理ㄉㄚˋ ㄌ丨ˇdàlǐ1.古國名(937-1253)。五代至宋,以白族為主體所建立的政權。轄境相當於今雲南全境、四川西南部等地,分設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其王曾受宋封為雲南節度使、大理王。2.職官名。春秋晉、齊、衛諸國皆置。主刑罰獄訟。秦、漢稱「廷尉」,漢景帝六年(151B.C.)改稱「大理」。北齊之後,改稱「大理卿」,後歷代沿用此稱。3.地名。位於雲南西部,地處雲貴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為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駐地,滇西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4.〈書〉大道理。[例]爾將可與語~矣(《莊子‧秋水》)。

大理-辞源3

【大理】㊀星名。屬紫微垣。主刑獄。星經上 大理:“大理二星,在宮門内,主刑獄事也。”㊁掌刑法的官。史記 五帝紀:“皋陶爲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實。”秦 漢改爲廷尉; 隋復置大理寺卿、少卿; 北齊爲大理卿,九寺之一。歷代沿用。詳“大理寺”。㊂ 五代至 宋時 雲南的地方政權。五代 後晉 天福二年,段思平滅 楊干真的 大義寧政權,據 南詔地,號 大理國,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轄境相當於今 雲南全境及 四川西南部。宋 紹聖元年 高昇泰代立,號 大中國。紹聖三年,段氏復起,號 後理國。前後共傳二十三王。其間,宋曾封其王爲 大理王、雲南節度使等。宋 寶祐元年爲 蒙古 忽必烈所滅,置 雲南行中書省。㊃縣名。本 漢 益州郡 葉榆縣地。元置 太和縣。屬 大理路; 明 清爲 大理府治。公元1913年廢府,以府名爲縣名,治所在今 雲南 大理市北。縣西有 點蒼山(蒼山),以産大理石著名。㊄山名。見“點蒼”。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dà lǐ

1、大厅的内壁贴着光润的大理石,显得非常典雅。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dà lǐ

1、[洱海]ěr hǎi

也叫昆明池。湖名。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与洱源县之间。湖形如耳,故名。属断层湖。面积249平方千米。水产丰富。湖水清澈而深邃。滨湖有点苍山,湖光山色,风景绝佳。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大理的反义词 大理的近义词 大理的同音词 香格里拉 洱海 版纳 昆明 云南 腾冲 中甸 苍山 大理的大是什么意思 大理的理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大理的词语
  • 大能组什么词
  • 大能组什么词语
  • 大可以组什么词
  • 大可以组什么词语
  • 大字可以组什么词
  • 大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大字能组什么词
  • 大字能组什么词语
  • 大字开头的成语
  • 大字结尾的成语
  • 理能组什么词
  • 理能组什么词语
  • 理可以组什么词
  • 理可以组什么词语
  • 理字可以组什么词
  • 理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理字能组什么词
  • 理字能组什么词语
  • 理字开头的成语
  • 理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