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
拼音
dà míng gō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à的字 拼音为míng的字 拼音为gōng的字 拼音为da的字 拼音为ming的字 拼音为gong的字基础解释
唐 代宫名。贞观 八年建 永安宫,九年改名 大明宫。龙朔 二年增建,改名 蓬莱宫,长安 元年复称 大明宫。亦谓之东内。内有 麟德、含元、宣政、紫宸 等殿。宣政殿 左右为中书、门下二省。自 高宗 以后,皇帝常居东内。故址在今 陕西 长安县 东。参阅 宋 王溥《唐会要·大明宫》、《旧唐书·地理志一》。详细解释
唐 代宫名。
贞观 八年建 永安宫 ,九年改名 大明宫 。 龙朔 二年增建,改名 蓬莱宫 , 长安 元年复称 大明宫 。亦谓之东内。内有 麟德 、 含元 、 宣政 、 紫宸 等殿。 宣政殿 左右为中书、门下二省。自 高宗 以后,皇帝常居东内。故址在今 陕西 长安县 东。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大明宫》、《旧唐书·地理志一》。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大明宫-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大明宫
【出典】 《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关内道·京师》:“皇城在西北隅,谓之西内。……东内曰大明宫,在西内之东北,高宗龙朔二年置。正门曰丹凤,正殿曰含元,含元之后曰宣政。宣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弘文史二馆。高宗以后,天子常居东内,别殿、亭、观三十余所。”
【释义】 大明宫为唐都中枢机关所在之宫,高宗以后,皇帝常居于此。后世诗词常用以泛指朝廷。
【例句】 应怀得隽大明宫,无事老冯公。(晁补之《一丛花·再呈十二叔》567)这里以大明宫喻指朝廷。
大明宫唐代宫名。
贞观八年建永安宫,九年改名大明宫。
龙朔二年增建,改名蓬莱宫,长安元年复称大明宫。亦谓之东内。内有麟德、含元、宣政、紫宸等殿。
宣政殿左右为中书、门下二省。自高宗以后,皇帝常居东内。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东。
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大明宫》、《旧唐书·地理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