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岸
拼音
dī à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ī的字 拼音为àn的字 拼音为di的字 拼音为an的字基础解释
堤。详细解释
堤。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下马步堤岸,上船拜吾兄。” 宋 苏辙 《论黄河东流札子》:“又与本路监司同奏,乞随宜开导口地一带河漕,务令深阔,并修葺紧急堤岸。”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转移》:“天上地下,江水堤岸,连成一气,全是灰濛濛的。”参见“ 堤 ”。
隄岸:沿江河或海边防水的建筑物。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三:“蓼花被隄岸,陂水寒更渌。” 唐 元稹 《茅舍》诗:“边缘隄岸斜,詰屈簷楹枒。” 明 徐光启 《屯田疏稿·用水》:“隄岸者,以御水,使不入也。大则为 黄河 之帚,小则为江河之圩。”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堤岸-中華語文大辭典堤岸ㄊ丨ˊ ㄢˋtí’ànㄉ丨 ㄢˋdī’àn防止水患的擋水建築。
堤岸-汉语大词典堤岸堤。
●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下马步堤岸,上船拜吾兄。”
●宋苏辙《论黄河东流札子》:“又与本路监司同奏,乞随宜开导口地一带河漕,务令深阔,并修葺紧急堤岸。”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转移》:“天上地下,江水堤岸,连成一气,全是灰濛濛的。”
参见“堤”。
堤岸(2)沿江河或海边防水的建筑物。
●唐柳宗元《田家》诗之三:“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渌。”
●唐元稹《茅舍》诗:“边缘堤岸斜,诘屈檐楹丫。”
●明徐光启《屯田疏稿·用水》:“堤岸者,以御水,使不入也。大则为黄河之帚,小则为江河之圩。”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dī àn
1、小河边的堤岸上开满了各色各样美丽的鲜花。
2、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3、江水如果离开了堤岸,就会泛滥成灾。
4、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金斯堡
5、洪水冲破堤岸,淹没了沿岸很多庄稼。
6、刹那间,堤岸崩溃,房屋倒塌,广大的平原化为汪洋大海。
7、忽然狂风呼啸,大雨滂沱,河水陡涨,漫过堤岸。
8、堤岸上大柳树林子里,挤得乌压压的,人山人海。
9、当潮水涌上年代久远的堤岸,夏天连接了下一个夏天。
10、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
11、洪水迅速漫过了堤岸。
12、只要调兵遣将,把堤岸加高,就能护好岛内庄稼。
13、海潮汹涌澎湃地冲向堤岸。
14、在塞文河的河水漫过堤岸后,什鲁斯伯里市也遭遇了洪水袭击。
15、堤岸上来复枪手开好了瞄准射击的射孔。
16、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17、河水泛滥,冲塌了堤岸。
18、他们在这地方把整个堤岸全挖开了。
19、洪水大有冲决水库之势,士兵们紧急动员起来,很快加固了堤岸。
20、当春天鲥鱼游动时,你可能会看到我国沿海河堤岸拉网的渔民。
21、大水漫过堤岸,浸灌了大片农田和沿岸的十几个村庄。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dī àn
1、[河堤]hé dī
沿河道两岸用土或石垒成似墙的构筑,防止河水溢出河床。
2、[海岸]hǎi àn
邻接海洋边缘的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