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衣裳
拼音
chuí yī sha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chuí的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shang的字 拼音为chui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sha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垂衣裳-汉语大词典垂衣裳谓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后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韩康伯注:“垂衣裳以辨贵贱,干尊坤卑之义也。”
●汉王逸《机赋》:“帝轩龙跃,庶业是昌。俯覃圣恩,仰览三光。爰制布帛,始垂衣裳。”
●汉王充《论衡·自然》:“垂衣裳者,垂拱无为也。”亦省作“垂衣”、“垂裳”。
●南朝陈徐陵《劝进元帝表》:“无为称于华舄,至治表于垂衣。”
●唐高适《古歌行》:“天子垂衣方晏如,庙堂拱手无余议。”
●前蜀杜光庭《贺圣体渐痊愈表》:“伏惟皇帝陛下深仁御宇,至道垂裳,惠匝万区,恩周品物。”
●清查慎行《恩赐新刻御制诗集恭纪》诗之二:“耕凿万方民击壤,箫韶九奏帝垂裳。”
【垂衣裳】易 繫辭下:“黃帝 堯 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商君書 君臣:“瞋目扼腕而語勇者得,垂衣裳而談説者得,遲日曠久積勞私門者得。”莊子 天地:“垂衣裳,設采色,動容貌,以媚一世。”穿着長大的衣服,形容無所事事、文縐縐或獻媚的樣子。後來成爲稱頌帝王無爲而治的套語。晏子春秋 諫下:“古之善爲人臣者,……是以雖事惰君,能使垂衣裳,朝諸侯,不敢伐其功。”唐釋 齊己 白蓮集十 煌煌京洛行:“聖君垂衣裳,蕩蕩若朝旭。”也省作“垂裳”、“垂衣”。舊題 漢 焦延壽 易林二 訟之 賁:“冠帶垂裳,天下康寧。”唐 李白 李太白詩二 古風之一:“聖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