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狗
拼音
tǔ gǒu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ǔ的字 拼音为gǒu的字 拼音为tu的字 拼音为gou的字基础解释
蝼蛄的别名。详细解释
传说中的土怪。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諮萍实而言色味,讯土狗而识坟羊。”
堵水的土袋,前锐后广,前高后低,状如蹲坐的狗,故名。
《北史·高熲传》:“至军,为桥於 沁水 ,贼於上流纵火栰, 熲 预为土狗以御之。”
亦称“ 土狗子 ”。蝼蛄的别名。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其餘蛟党,各自逃散……有化作土狗子,不做声,不做气,躲在田傍下的。”《通雅·动物》:“螻蛄乃土狗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脛。”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土狗-中華語文大辭典土狗ㄊㄨˇ ㄍㄡˇtǔɡǒu1.原產於本地的狗。[例]純種的~已經不多了。2.昆蟲名。背部黃褐色,腹部灰黃色,前足呈鏟形,適於掘土潛入地下。有兩對翅,晝伏夜出,咬食植物嫩根、莖,危害農作物。也作「螻蛄」、「螻螲」。★也作「拉拉蛄」、「蝲蝲蛄」。
土狗-辞源3【土狗】㊀傳説的土怪名。抱朴子 勗學:“訊土狗而識墳羊。”㊁堵水的土袋,前鋭後廣,前高後低,狀如蹲坐的狗,故名土狗。北史 高熲傳:“賊於上流縱火栰,熲預爲土狗以禦之。”隋書火栰作“大栰”,土狗作“木狗”。㊂螻蛄的别名。宋 丁易東 周易象義五:“螻蛄乃今土狗也。”參閲 明 方以智 通雅四七 動物 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