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形骸
拼音
tǔ mù xíng há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ǔ的字 拼音为mù的字 拼音为xíng的字 拼音为hái的字 拼音为tu的字 拼音为mu的字 拼音为xing的字 拼音为ha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土木:指不加修饰的本来面目。
形骸:指人的形体。
词典解释
土木形骸-典故小词典视自己的形骸如同土木。即对自己的仪容漫不经心, 不加修饰。
〔出典〕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 而悠悠忽忽, 土木形骸。”(丑悴:丑陋憔悴。悠悠忽忽:无所事事, 马马虎虎。)
〔用例〕《晋书·嵇康传》:“康早孤, 身长七尺八寸, 美词气, 有风仪, 而土木形骸, 不自藻饰。”
土木形骸ㄊㄨˇ ㄇㄨˋ ㄒㄧㄥˊ ㄏㄞˊtǔ mù xíng hái原指泥塑木雕等缺乏靈性的人物。語本《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今旦代從外來,見木禺人與土禺人相與語。」形容人不加修飾的面貌。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晉書.卷四九.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鳳之姿,天質自然。」
出处
引证
明-冯梦龙-卷一三-《醒世恒言》:头裹金花幞头,身穿赭衣绣袍,腰系蓝田玉带,足登飞凤乌靴。虽然土木形骸,却也丰神俊雅,明眸皓齿。
宋-周煇--《清波杂志·曹武惠下江南》:乡人敬之,但曰周先生,家绘其像。神翁书赞云:“周四十五,衣破不补,土木形骸,神气可取。”
元-马致远-三折-《荐福碑》:我为甚的做鉏麑触槐,拚舍了这土木形骸。
清-李绿园-六三回-《歧路灯》:世兄视我为何人?我岂土木形骸,不辨个是非么?
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晋书·嵇康传》: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清-周亮工-卷四-《书影》:萧伯玉曰:“世家子弟,须以数百卷书浸贯于胸中,虽悠悠忽忽,土木形骸,而远神自出。”
清-李绿园-第三二回-《歧路灯》:若说绍闻把这遗嘱八个字忘了,他也不是土木形骸。
故事
明-冯梦龙-卷一三-《醒世恒言》:头裹金花幞头,身穿赭衣绣袍,腰系蓝田玉带,足登飞凤乌靴。虽然土木形骸,却也丰神俊雅,明眸皓齿。
宋-周煇--《清波杂志·曹武惠下江南》:乡人敬之,但曰周先生,家绘其像。神翁书赞云:“周四十五,衣破不补,土木形骸,神气可取。”
元-马致远-三折-《荐福碑》:我为甚的做鉏麑触槐,拚舍了这土木形骸。
清-李绿园-六三回-《歧路灯》:世兄视我为何人?我岂土木形骸,不辨个是非么?
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晋书·嵇康传》: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清-周亮工-卷四-《书影》:萧伯玉曰:“世家子弟,须以数百卷书浸贯于胸中,虽悠悠忽忽,土木形骸,而远神自出。”
清-李绿园-第三二回-《歧路灯》:若说绍闻把这遗嘱八个字忘了,他也不是土木形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