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桢
拼音
guó zhē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guó的字 拼音为zhēn的字 拼音为guo的字 拼音为zhen的字基础解释
国家的支柱,喻能负国家重任的人才。详细解释
国家的支柱,喻能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平生礼数絶,式瞻在国楨。” 李善 注:“国楨, 范云 也。”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復览《贼退》篇, 结 也实国楨。” 清 魏源 《<圣武记>叙》:“官无不材,则国楨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国桢-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国桢
【出典】 《诗经·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文选》卷二十三南朝梁·任彦升(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平生礼数绝,式瞻在国桢。”唐·李周翰注:“实为国家桢干。”
【释义】 桢为筑墙所用木柱,《诗经》用以比喻国家栋梁之臣,后世用为典实。
【例句】 曳绶司徒府,所以信国桢。(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3968)这里用以转述李秀才自称所访者皆为朝廷重臣。
国桢国家的支柱,喻能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平生礼数绝,式瞻在国桢。”
李善注:“国桢,范云也。”
●唐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复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桢。”
●清魏源《<圣武记>叙》:“官无不材,则国桢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