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花
拼音
tuán huā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uán的字 拼音为huā的字 拼音为tuan的字 拼音为hua的字基础解释
四周呈放射状或旋转式的圆形装饰纹样。古代铜器、陶瓷器、织绣品以及现代某些丝绸织品上常有此种花饰。宋 范成大《霜天晓角》词:“少年豪纵,袍锦团花凤。”《儒林外史》第一回:“为头一人,头戴武巾,身穿团花战袍。”详细解释
四周呈放射状或旋转式的圆形装饰纹样。古代铜器、陶瓷器、织绣品以及现代某些丝绸织品上常有此种花饰。
宋 范成大 《霜天晓角》词:“少年豪纵,袍锦团花凤。”《儒林外史》第一回:“为头一人,头戴武巾,身穿团花战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团花-植物分类词典门中文名: 被子植物门
纲中文名: 双子叶植物纲
目中文名: 龙胆目
科编号: 308
科中文名: 茜草科
科拉丁名: Rubiaceae
属中文名: 团花属
属拉丁名: Neolamarckia
种中文名: 团花
种拉丁名: Neolamarckia cadamba(Roxb.)
其它属名: 黄梁木
种下等级:
生境: 山谷溪旁或杂木林下
海拨低限: 0
海拨高限: 0
是否中国特有: 否
是否引种栽培: 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 越南;马来西亚;缅甸;印度;斯里兰卡
国内分布: 广东;广西;云南
所在卷册: 71(1)
团花
【拼音名】
Tuán Huā
【别名】
黄梁木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黄梁木的树皮、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hocephalus chinensis (lam.) Rich.ex Walp.[xephalanthus chinensis lam]采收和储藏:树皮全年均可采剥,洗净,鲜用或晒干。叶夏、秋季采摘,鲜用。
【原形态】
大乔木。树皮褐色,粗糙;枝平展,幼时稍扁,褐色,而后灰色。叶对生;叶柄长2-3m,粗壮;托叶大,披针形,生于叶柄间,早落;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5-25cm,宽7-12cm,先端短尖,基部圆或阔尖,上面光亮,下面无毛或被密短的柔毛,革质。头状花序顶生,单个,球形,直径4-5cm;总花梗长2-4cm;苞片托叶状,无小苞片;花小,黄色;花萼5裂,萼筒光滑;花冠漏斗状,长约9mm,无毛,5裂,裂片披针形,长2.5mm,背面有棱;雄蕊5,花丝短;子房下位,柱头纺锤形。果球形,直径3.5-4cm,成熟时黄绿色。种子多数,有棱,种皮粗糙。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溪旁或杂木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
【化学成份】
树皮含生物碱:卡丹宾(cadambine), 3α-二氢卡丹宾(3α-dihvdrocadambine), 3β-二氢卡丹宾(3β-dihydro-cadambine), 3β-异二氢卡丹宾(3β-isodihydrocadarnbine)及四氢-β-咔啉(tetrahydro-β-carboline),还含以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及团花酸(cadambagenic acid)为甙元的皂甙。 叶含生物碱:卡丹宾,金鸡宁(cinchonine)及二氢金鸡宁(di-hydrOcinchonine)。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泡茶。外用:适量,鲜叶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