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八到
拼音
sì zhì bā dà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ì的字 拼音为zhì的字 拼音为bā的字 拼音为dào的字 拼音为si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ba的字 拼音为dao的字基础解释
古代地理图书,用“四至”(东、西、南、北四正)或“八到”(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州县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详细解释
古代地理图书,用“四至”(东、西、南、北四正)或“八到”(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州县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
元 人始用四正表示四方州县地界距离,称“某方至某处界几里”,名为“四至”;合四正、四隅表示八方城关距离,称“某方到某城(关)几里”,名为“八到”。“四至八到”连标始见于《太平寰宇记》,是泛指所至地界。“四至”“八到”有确定义例。始见《大元大一统志》,但此后未被普遍采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四至八到-中華語文大辭典四至八到ㄙˋ ㄓˋ ㄅㄚ ㄉㄠˋsìzhì-bādào古代地理圖書中,表示州縣方位距離的用語(四至:指東、南、西、北四正;八到:指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隅)。
四至八到-汉语大词典四至八到古代地理图书,用“四至”(东、西、南、北四正)或“八到”(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州县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
元人始用四正表示四方州县地界距离,称“某方至某处界几里”,名为“四至”;合四正、四隅表示八方城关距离,称“某方到某城(关)几里”,名为“八到”。“四至八到”
●连标始见于《太平寰宇记》,是泛指所至地界。“四至”“八到”有确定义例。始见《大元大一统志》,但此后未被普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