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端
拼音
sì du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ì的字 拼音为duān的字 拼音为si的字 拼音为duan的字基础解释
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四端-中華語文大辭典四端ㄙˋ ㄉㄨㄢsìduān指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的端緒。《孟子‧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認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和四肢一樣,是與生俱來的。
四端 -中国文化史辞典亦稱“四善端”。指儒家倡導的仁義禮智四種封建道德。語出《孟子·公孫醜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猶其有四體也。”端,端緒、萌芽。意謂仁義禮智四端如同人的四肢,與生俱來。這是一種道德先驗論。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sì duān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