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漏贮中
拼音
náng lòu zhù zhō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náng的字 拼音为lòu的字 拼音为zhù的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nang的字 拼音为lou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囊:口袋。
漏:漏洞。
贮:储存,积聚,这里指用来储存东西的器具。
中:中间,里面。
词典解释
囊漏贮中-中华成语大词典囊漏贮中
【拼音】:náng lòu zhù zhōng
解释
指粮食从小器漏入大器,其实并未漏掉。常比喻实际利益并未外流。贮,盛米器,大于囊。亦作“囊漏储中”。
出处
汉·贾谊《新书·春秋》:“汝知小计而不知大计。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弗闻欤?”
示例
故~,识者不吝;反裘负薪,存毛实难。 ★《宋书·范泰传》
近义词
囊漏储中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囊漏贮中亦作“囊漏储中”。
谓粮食从小器漏入大器,其实并未漏掉。常以喻实际利益并未外流。贮,盛米器,大于囊。
●汉贾谊《新书·春秋》:“汝知小计而不知大计。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弗闻欤?”
●《宋书·范泰传》:“未有民贫而国富,本不足而末有余者也。故囊漏贮中,识者不吝;反裘负薪,存毛实难。”
出处
引证
唐-房玄龄等--《晋书·段灼传》:虽云割地,譬犹囊漏贮中,亦一家之有耳。
南朝-沈约--《宋书·范泰传》:故囊漏贮中,识者不吝;反裘负薪,存毛实难。
清-朱璐--《防守集成·清野》:且以在城之民物而籴售于在城之人,则囊漏贮中之说也。
故事
唐-房玄龄等--《晋书·段灼传》:虽云割地,譬犹囊漏贮中,亦一家之有耳。
南朝-沈约--《宋书·范泰传》:故囊漏贮中,识者不吝;反裘负薪,存毛实难。
清-朱璐--《防守集成·清野》:且以在城之民物而籴售于在城之人,则囊漏贮中之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