嘑尔蹴尔
拼音
hū ěr cù ěr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ū的字 拼音为ěr的字 拼音为cù的字 拼音为ěr的字 拼音为hu的字 拼音为er的字 拼音为cu的字 拼音为er的字基础解释
语出《孟子·告子上》:“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尔,践踏貌。后以“嘑尔蹴尔”喻指无礼的、污辱性的施舍。详细解释
语出《孟子·告子上》:“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尔,践踏貌。后以“嘑尔蹴尔”喻指无礼的、污辱性的施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述庵书》:“小省学政,职分本微,奉督抚如上司,与州县相结纳,甚至幸其嘑尔蹴尔之助,媕婀唯诺,殊为可耻。” 清 朱锡 《幽梦续影》:“宁受嘑蹴之惠,勿受敬礼之恩。” 清 李渔 《乞儿行好事皇帝做媒人》:“寧可忍饥受饥,使性出门,不肯受那嘑蹴之食。”参见“ 嘑尔 ”。
按字解释
嘑:同“呼”,有呼喊、呵斥之意。
尔:你。
蹴:踢,践踏。
尔:你。
词典解释
出处
引证
清-昭梿--《啸亭杂录·王述庵书》:小省学政,职分本微,奉督抚如上司,与州县相结纳,甚至幸其嘑尔蹴尔之助,媕婀唯诺,殊为可耻。
清-朱锡--《幽梦续影》:宁受嘑蹴之惠,勿受敬礼之恩。
清-李渔--《乞儿行好事皇帝做媒人》:宁可忍饥受饥,使性出门,不肯受那嘑蹴之食。
故事
清-昭梿--《啸亭杂录·王述庵书》:小省学政,职分本微,奉督抚如上司,与州县相结纳,甚至幸其嘑尔蹴尔之助,媕婀唯诺,殊为可耻。
清-朱锡--《幽梦续影》:宁受嘑蹴之惠,勿受敬礼之恩。
清-李渔--《乞儿行好事皇帝做媒人》:宁可忍饥受饥,使性出门,不肯受那嘑蹴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