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教
拼音
lǎ ma jiào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ǎ的字 拼音为ma的字 拼音为jiào的字 拼音为la的字 拼音为ma的字 拼音为jiao的字基础解释
藏传佛教的俗称。传播于藏族、蒙古族地区。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后,与西藏原有的“本教”互相影响而形成。13世纪时,由于元朝的扶植,开始掌握整个西藏地方政权。主要宗派有黄教、红教、白教和花教等。详细解释
佛教的一支。主要传布于我国藏族、蒙族等地区。主要教派有格鲁派(黄教)、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等。
清 王韬 《各国教门说》:“ 印度 佛教分而为三……一曰喇嘛教,即 西藏 之黄教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喇嘛教-中華語文大辭典喇嘛教喇嘛教ㄌㄚˇ ˙ㄇㄚ ㄐ丨ㄠˋlǎmɑjiào佛教的一支。流傳於西藏、內蒙古等地,為西藏佛教的別稱。佛教在西元7世紀左右傳入西藏,與原有的神教互相融和,形成喇嘛教。西元13世紀後期,傳至蒙古族與東北地區。分為新、舊兩派。舊派身穿紅衣,也稱紅教,元中葉後漸衰;新派身穿黃衣,也稱黃教,現為喇嘛正宗。黃教創始人宗喀巴有兩大弟子,達賴和班禪,其繼承者就叫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
喇嘛教-辞源3【喇嘛教】佛教的一派。唐時 印度僧人 蓮花生 靜命等,把密教傳入 西藏,與 西藏原始佛教及民俗相適應,形成喇嘛教,傳布於 藏族、蒙族、滿族地區。喇嘛教派别衆多,主要分新舊二派。舊教衣紅,也稱紅教,爲 蓮花生上師所創;新教衣黃,也稱黃教,爲 明 永樂間 宗喀巴所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