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壶击缺
拼音
tuò hú jī quē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uò的字 拼音为hú的字 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quē的字 拼音为tuo的字 拼音为hu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que的字基础解释
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详细解释
- 【解释】: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按字解释
唾壶:古代的痰盂。
击:碰;接触。
缺:缺乏;短少。
词典解释
唾壶击缺-中华成语大词典唾壶击缺
【拼音】:tuò hú jī quē
解释
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示例
近义词
唾壶敲缺、唾壶击碎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大将军王敦对时局十分关切,常忧国忧民,每次喝完酒后总是吟咏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吟咏一边用如意敲打唾壶,壶口都给敲破了
唾壶击缺亦作“唾壶敲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后以“唾壶击缺”或“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清钮琇《觚剩·虎林军营唱和》:“吴愧庵名炎……同以史事株连,逮系虎林军营。吴有《营中送春》诗云:‘一半春光缧绁过,唾壶敲缺待如何。’”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先祖旦釜公《巩县幕中五十自寿沁园春》云﹞忧来处,把唾壶敲缺,羯鼓频挝。”
●周斌《和剑华醉歌行》:“毕竟英雄心不死,唾壶击缺剑光紫。”
参阅《晋书·王敦传》。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引证
宋-宋秦观--《念奴娇·赤壁舟中咏雪》词:禁体词成,过眉酒热,把唾壶敲缺。
故事
宋-宋秦观--《念奴娇·赤壁舟中咏雪》词:禁体词成,过眉酒热,把唾壶敲缺。
造句
接龙
缺月再圆 圆木警枕 枕席过师 师出无名 名不符实 实获我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tuò hú jī quē
1、[唾壶击碎]tuò hú jī suì
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2、[唾壶敲缺]tuò hú qiāo quē
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同“唾壶击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