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议
拼音
zī y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ī的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zi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旧时备顾问的幕僚。详细解释
旧时备顾问的幕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桓南郡 既破 殷荆州 ,收 殷 将佐十许人,咨议 罗企生 亦在焉。”《清史稿·郑成功传》:“﹝ 郑锦 ﹞以 永华 为咨议, 冯锡范 为侍卫,引兵至 臺湾 。” 郁达夫 《迷羊》:“他居然留我在署中作伴,并且委了我一个挂名的咨议。”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咨议-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諮議
咨议-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諮議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zī yì
1、[商量]shāng liang
交换意见:遇事要多和群众~。这件事要跟他~一下。
2、[切磋]qiē cuō
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磋。比喻互相商量研究,取长补短。
3、[商议]shāng yì
为了对某些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还须好好~一下。
4、[商讨]shāng tǎo
为了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交换意见;商量讨论:会议~了两国的经济合作问题。
5、[研究]yán jiū
1.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语言。学术~。调查~。 2.考虑或商讨(意见、问题):今天的会议,准备~三个重要问题。这个方案领导上正在~。
6、[协商]xié shāng
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友好~。有问题可以~解决。
反义词
zī yì
1、[参议]cān yì
1.参与谋议:~国事。 2.官名。明代在布政使、通政使司下设参议一职,清代通政使司下也设参议。民国时期参议多为闲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