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市
拼音
hé sh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é的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he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指官府按价向民间购买实物。至 唐 宋 以后,实际成为强行摊派、掠夺民财民物的制度。《宋书·武帝纪下》:“臺府所须,皆别遣主帅与民和市,即时禆直,不復责租民求办。”《新唐书·韩琬传》:“今和市顓刻剥,名为和而实夺之。”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且言 江 南和市紬绢,豫给緡钱。郡县或以私惠人,而不及农者。”《元史·何荣祖传》:“阿合马 方用事,置总库于其家,以收四方之利,号曰和市。”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唐 时﹞强令民众服役叫做召雇,摊派物品叫做和市,表示官出钱雇役买物。” 2.指与少数民族交易。《旧唐书·回纥传》:“自 乾元 之后,﹝ 回紇 ﹞屡遣使以马和市繒帛……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宋 苏辙《颍滨遗老传下》:“夏 人竟大入 河 东,朝廷乃议絶岁赐,禁和市。”详细解释
古代指官府按价向民间购买实物。至 唐 宋 以后,实际成为强行摊派、掠夺民财民物的制度。
《宋书·武帝纪下》:“臺府所须,皆别遣主帅与民和市,即时禆直,不復责租民求办。”《新唐书·韩琬传》:“今和市顓刻剥,名为和而实夺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且言 江 南和市紬绢,豫给緡钱。郡县或以私惠人,而不及农者。”《元史·何荣祖传》:“ 阿合马 方用事,置总库于其家,以收四方之利,号曰和市。”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唐 时﹞强令民众服役叫做召雇,摊派物品叫做和市,表示官出钱雇役买物。”
指与少数民族交易。
《旧唐书·回纥传》:“自 乾元 之后,﹝ 回紇 ﹞屡遣使以马和市繒帛……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 夏 人竟大入 河 东,朝廷乃议絶岁赐,禁和市。”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和市-辞源3【和市】官府向百姓議價購買貨物。宋書 武帝紀下 永初元年:“臺府所須,皆别遣主帥與民和市,卽時裨直,不復責租民求辦。”通典七 歷代盛衰 户口:“頃年國家和市,所由以刻剝爲公,雖以和市爲名,而實抑奪其價。”
和市-汉语大词典和市1.古代指官府按价向民间购买实物。至唐宋以后,实际成为强行摊派、掠夺民财民物的制度。
●《新唐书·韩琬传》:“今和市颛刻剥,名为和而实夺之。”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且言江南和市绢,豫给缗钱。郡县或以私惠人,而不及农者。”
●《元史·何荣祖传》:“阿合马方用事,置总库于其家,以收四方之利,号曰和市。”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唐时﹞强令民众服役叫做召雇,摊派物品叫做和市,表示官出钱雇役买物。”
2.指与少数民族交易。
●《旧唐书·回纥传》:“自干元之后,﹝回纥﹞屡遣使以马和市缯帛……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
●宋苏辙《颍滨遗老传下》:“夏人竟大入河东,朝廷乃议绝岁赐,禁和市。”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hé shì
1、州众议员孟广瑞和市议员刘醇逸皆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