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
拼音
jǔ jué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ǔ的字 拼音为jué的字 拼音为ju的字 拼音为jue的字基础解释
1.用牙齿磨碎食物。 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诗句的意境,耐人~。详细解释
咬嚼;嚼食。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唼喋青藻,咀嚼菱藕。”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锯齿不能咀嚼,箕舌不能别味。” 五代 王周 《齿落词》:“呼吸缺吾防,咀嚼欠吾助。”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八:“他说完了,用叉子叉起冷盘里一块鸭翅膀在细细咀嚼。”
引申为并吞;侵吞。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兼弱攻昧,取成定霸,吞噬四邻,咀嚼群雄。” 清 黄遵宪 《番客篇》:“一闻番客归,探囊直啟钥……亲戚恣欺凌,鬼神助咀嚼。”
谓咬字吐音。
三国 魏 曹植 《元会》诗:“笙磬既设,筝瑟俱张。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玩味;体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傲岸泉石,咀嚼文义。” 唐 孟郊 《懊恼》诗:“前贤死已久,犹在咀嚼间。”《老残游记》第九回:“仔细看去原来是六首七絶诗,非佛非仙,咀嚼起来到也有些意味。” 叶圣陶 《线下·一个青年》:“他对于 万女士 的议论,觉得字字入妙,足够咀嚼。”
犹诅咒;指摘。
《后汉书·左雄传》:“生为天下所咀嚼,死为海内所欢快。”《资治通鉴·汉顺帝阳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咀,在吕翻。”《后汉书·宦者传·吕强》:“羣邪项领,膏脣拭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李贤 注:“膏脣拭舌,谓欲谗毁故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咀嚼-中華語文大辭典咀嚼ㄐㄩˇ ㄐㄩㄝˊjǔjué1.用牙齒咬碎、磨細食物。[例]~食物|口腔~是消化道的第一關。2.比喻反覆琢磨、玩味。[例]這部電影寓意深遠,值得細細~。
咀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咀嚼ㄐㄩˇ ㄐㄩㄝˊjǔ jué②品味品味①用牙齒咬碎與磨細食物。《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唼喋青藻,咀嚼菱藕。」《抱朴子.外篇.博喻》:「故鋸齒不能咀嚼,箕舌不能別味。」②反覆體會、玩味。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傲岸泉石,咀嚼文義。」《老殘遊記.第九回》:「仔細看去,原來是六首七絕詩,非佛非仙,咀嚼起來,到也有些意味。」③咬字吐音。三國魏.曹植〈正會〉詩:「笙磬既設,箏瑟俱張。悲歌厲聲,咀嚼清商。」④詛咒。《後漢書.卷六一.左雄傳》:「生為天下所咀嚼,死為海內所歡快。」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jǔ jué
1、咀嚼着一些耐人寻味的话,休会着豪情不尽的生涯。
2、恭维就像口香糖,可以咀嚼但不能下咽。
3、思念是一只羊,温柔地咀嚼忧伤。
4、我做的一切都是默默的,有苦有甜,更多的是自己咀嚼心痛。
5、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自知。
6、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7、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8、人生就像吃巧克力,不在乎吃进肚子里变成什么,而在于咀嚼的过程。
9、紧靠花团锦簇路,离学校近,是河东高端层次生活咀嚼享受。
10、即使心情黯淡,也应该咀嚼,而不应该狼吞虎咽。
11、在餐厅里津津有味地咀嚼着美味的鱼虾。
12、叹气追缅过去,是对不起未来。不如往前看,不必咀嚼沧凉。
13、些书要浅尝,一些要囫囵吞枣,另外一些要咀嚼消化。
14、目的通过可视化人体图像确定咀嚼肌的三维肌力向量。
15、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咽者,更有少数须消化咀嚼者。
16、然后往嘴里塞了一叉子,边咀嚼边细细品尝着那美味可口的嫩腰子。
17、旦樱桃核被咀嚼或咬碎了,他就会自动产生氢氰酸。
18、提醒病人不能咀嚼或呑咽锭剂。
19、使用餐具,不要张着嘴咀嚼,不要把餐盘弄得一团糟。
20、我们喜欢**瘦的,易于咀嚼的肉。
21、只鼯鼠在地上贪婪的咀嚼着它的食物。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jǔ jué
1、[咬嚼]yǎo jué
品味;咀嚼。
2、[品味]pǐn wèi
1.尝试滋味;品尝:经专家~,认为酒质优良。 2.仔细体会;玩味:他经过细细~,才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 3.(物品的)品质和风味:由于吸收了异味,茶叶~大受影响。 4.格调和趣味:~高雅。
反义词
jǔ jué
1、[生吞]shēng tūn
1.活活地咽下去;未经煮熟地咽下去。《说岳全传》第七三回:“覩 秦檜 夫妻之恶,更愿得而生吞。”方志敏《可爱的中国》:“那矮的恶魔怎么那样凶恶,竟将母亲那么一大块身体,就一口生吞下去。” 2.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模仿。柳亚子《论诗》诗:“一卷生吞 杜老 诗,圣人伎俩只如斯。”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二》:“可惜有些‘艺术家’,先前生吞‘琵亚词侣’,活 剥蕗谷虹 儿,今年突变为‘革命艺术家’,早又顺手将其中的几个作家撕碎了。”参见“生吞活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