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
拼音
zhōu lá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ōu的字 拼音为láng的字 拼音为zhou的字 拼音为lang的字基础解释
指 三国 吴 将 周瑜。因其年少,故称。《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 时年二十四,吴中 皆呼为 周郎。”唐 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铜雀 春深锁二 乔。”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 周郎 赤壁。”详细解释
指 三国 吴 将 周瑜 。因其年少,故称。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瑜 时年二十四, 吴中 皆呼为 周郎 。” 唐 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 铜雀 春深锁二 乔 。”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 周郎 赤壁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周郎-中華語文大辭典周郎ㄓㄡ ㄌㄤˊzhōulánɡ即周瑜(175-210),字公瑾,漢末廬江舒(今安徽廬江)人。有文武才,亦精於音樂。輔佐孫策平定江東,授建威中郎將,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策遇刺身亡,與張昭同輔孫權。為吳水軍都督,敗曹操於赤壁,拜前將軍,領南郡太守。
周郎-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周郎
【出典】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戚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释义】 周瑜为三国时吴国将领,二十余岁即领重兵,人称“周郎”。后世用作周瑜的代称,并借以称美青年将领或年轻才俊之士。
【例句】 ①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纻。(王维《同崔傅答贤弟》1258)这里以“周郎”借指崔傅。②三十拥旌谁不羡,周郎少小立奇功。(刘长卿《观校猎上淮西相公》1565)这里以“周郎”借指淮西相公。③周郎三十余,天子赐鱼书。(卢纶《送抚州周使君》3187)这里以周瑜比拟周使君。④幕中邀谢鉴,麾下得周郎。(杨巨源《上刘侍中》3732)这里以周郎喻指年轻将领。⑤阿侯系锦觅周郎,凭仗东风好相送。(李贺《春怀引》4439)这里借周郎喻指情郎。⑥曹瞒曾堕周郎计,王导难遮庾亮尘。(殷尧藩《襄口阻风》5569)这里用赤壁火烧战船事,表现风势之大。参见“赤壁”条。⑦周郎计策清宵定,曹氏楼船白昼灰。(陆龟蒙《算山》7188)这里引周瑜破曹故事,表明算山之得名是由于其地为破曹决策谋算之地。参见“赤壁”条。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zhōu láng
1、他对音乐的喜爱达到了痴狂的程度,因此朋友们都以“顾曲周郎”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