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员外郎

拼音

yuán wài láng

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uán的字 拼音为wài的字 拼音为láng的字 拼音为yuan的字 拼音为wai的字 拼音为lang的字

基础解释

官名。员外,本指正员以外的郎官。

详细解释

  1. 官名。员外,本指正员以外的郎官。

    晋武帝 始设员外散骑常侍,员外散骑侍郎,简称员外郎。 隋 开皇 时,尚书省二十四司各设员外郎一人,为各司的次官。 唐 以后,直至 明 清 ,各部都有员外郎位在郎中之次。 唐 韩愈 《送殷员外序》:“由是 殷侯侑 自太常博士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红楼梦》第二四回:“﹝ 贾政 ﹞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六》。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员外郎-中国历代职官辞典

员外郎
官名。员外为定员外增置之意。三国魏末始置员外散骑常侍,晋初又置员外散骑侍郎。南北朝时,又有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督等,都在官名上加“员外”。隋开皇六年(568),在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次官。唐、宋、辽、金、元、明、清沿其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时号“员外”,实已在编制定员之内。此外,唐、宋、辽、金在尚书省左右司郎中下,也有员外郎。元属中书省。清代理藩院、太仆寺、内务府等也有员外郎。员外郎简称外郎或员外,通称副郎,秩多为六品或七品。

员外郎-中国历史辞典

官名。原指设于正额以外之郎官。晋以后所称之员外郎指员外散骑侍郎(皇帝近侍官之一)。隋开皇时,于尚书省各司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唐宋沿置,与郎中通称郎官,皆为中央官吏中的要职。明清各部仍沿此制,以郎中、员外郎、主事为司官的三级,得以递升。员外郎简称外郎或员外,通称副郎。清代其他官署如理藩院、太仆寺、内务府,亦设员外郎。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员外郎的反义词 员外郎的近义词 员外郎的同音词 侍郎 佥事 给事中 主簿 吏部 尚书 副使 侍读学士 员外郎的员是什么意思 员外郎的外是什么意思 员外郎的郎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员外的词语
  • 员能组什么词
  • 员能组什么词语
  • 员可以组什么词
  • 员可以组什么词语
  • 员字可以组什么词
  • 员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员字能组什么词
  • 员字能组什么词语
  • 员字开头的成语
  • 员字结尾的成语
  • 外能组什么词
  • 外能组什么词语
  • 外可以组什么词
  • 外可以组什么词语
  • 外字可以组什么词
  • 外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外字能组什么词
  • 外字能组什么词语
  • 外字开头的成语
  • 外字结尾的成语
  • 郎能组什么词
  • 郎能组什么词语
  • 郎可以组什么词
  • 郎可以组什么词语
  • 郎字可以组什么词
  • 郎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郎字能组什么词
  • 郎字能组什么词语
  • 郎字开头的成语
  • 郎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