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罪
拼音
gào zu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gào的字 拼音为zuì的字 拼音为gao的字 拼音为zui的字基础解释
请罪,也用作谦辞:登门~。来晚了,向大家~。详细解释
告发罪行。
《汉书·赵广汉传》:“丞相傅婢有过,自绞死…… 广汉 即上书告丞相罪。” 唐 刘兼 《贻诸学童》诗:“攘羊告罪言何直,舐犊牵情理岂虚。”
宣布罪状。
《新唐书·百官志三》:“﹝大理寺丞﹞正刑之轻重,徒以上囚,则呼与家属告罪,问其服否。”
请罪。谓犯有罪过,请予处分。后常用为表示歉意的谦辞。
明 刘基 《春秋明经·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 负芻 乃杀太子而自立, 子臧 将亡, 负芻 惧而告罪。”《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官人慢坐,奴家家无夫主,不便久陪,告罪则箇。” 郭沫若 《<孔雀胆>二三事》:“万一在 昆明 的演出不十分成功,那我要告罪,那当然是我的剧本不成名器的原故。” 高晓声 《大好人江坤大》二:“﹝大队书记﹞便问银耳如何吃法,倒把 江坤大 问呆了,唯独这一点,他不曾想到要学,只得告罪。”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告罪-中華語文大辭典告罪告罪ㄍㄠˋ ㄗㄨㄟˋɡàozuì1.陳述罪狀。[例]當眾~。2.坦承過錯,請求原諒(多用作謙辭)。[例]登門~|鞠躬~│他因事遲到,急著向大家~。
告罪-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告罪ㄍㄠˋ ㄗㄨㄟˋgào zuì①面對面交際時的客套話,通常會有自謙的意思。《紅樓夢.第四三回》:「那賴大的母親等三四個老嬤嬤告了罪,都坐在小杌子上了。」②陳述罪狀。《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徒以上囚,則呼與家屬告罪,問其服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gào zuì
1、[道歉]dào qiàn
表示歉意,特指认错:赔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