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
拼音
tūn bì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ūn的字 拼音为bìng的字 拼音为tun的字 拼音为bing的字基础解释
侵占土地、财物,据为己有。详细解释
见“ 吞并 ”。
亦作“ 吞併 ”。并吞,兼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潧水》:“然地理参差,土无常域。随其强弱,自相吞并。” 唐 罗隐 《自贻》诗:“ 汉武 巡游虚轧轧, 秦皇 吞併谩驱驱。” 明 无名氏 《临潼斗宝》第一折:“目今 楚国 平公 即位,天下十八国诸侯,各相吞併。” 周恩来 《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这种做法显然不同于军阀制度的吞并排挤。”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吞并-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吞併
吞并-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吞并tūnbìnɡ
动并吞。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tūn bìng
1、日益强大的秦国渐渐吞并了六国,统一中国。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tūn bìng
1、[兼并]jiān bìng
1.侵占、并吞(土地、产业等)。 2.经济学上指通过换股或现金购买等方式将对方的资产与负债并入己方。
2、[淹没]yān mò
(大水)漫过;盖过:河里涨水,小桥都~了。雷鸣般的掌声~了他的讲话。
3、[吞噬]tūn shì
吃掉。也比喻侵占别人的财物化为己有。噬(shì):咬。
4、[并吞]bìng tūn
把别国的领土或别人的产业强行并入自己的范围内。
5、[吞食]tūn shí
吞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