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露
拼音
tǔ l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ǔ的字 拼音为lù的字 拼音为tu的字 拼音为lu的字基础解释
说出(实情或真心话):~真情。她的心里话不轻易向人~。详细解释
谓说出实情或真心话。
唐 白居易 《苏州刺史谢上表》:“尘瀆皇鉴,吐露赤诚。”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盖急于吐露,而忘其裁制也。”《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 焦氏 、 焦榕 初时抵赖,动起刑法,方纔吐露真情。” 柔石 《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为什么一句不肯吐露呢?”
显露。
《朱子语类》卷七一:“寻常吐露见於万物者,尽是天地心。” 鲁迅 《书信集·致青木正儿》:“ 中国 的文学艺术界实有不胜寂寞之感,创作的新芽似略见吐露,但能否成长,殊不可知。”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只有偶尔闪亮的手电光和炊事员做饭的灶房里吐露出的灯光,才划破了这漆黑的夜。”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吐露-中華語文大辭典吐露吐露ㄊㄨˇ ㄌㄨˋtǔlù1.說出;洩露。[例]~心聲|~實情。2.散發;顯露。[例]~芬芳|~一絲光線。
吐露-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吐露ㄊㄨˇ ㄌㄨˋtǔ lù①透露透露 ②表現表現、表示表示、流露流露①說出。《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其人略無一語,亦無痛楚之色,終不肯吐露實情。」《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焦氏、焦榕初時抵賴。動起刑法,方纔吐露真情。」②顯露。《朱子語類.卷七一.易.復》:「尋常吐露見於萬物者,盡是天地心。」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tǔ lù
1、她性格内向,从来不轻易向别人吐露心里话。
2、如果说爱是三月淅沥的春风,感恩就是小草吐露的新绿。
3、所有不朽的作家,都会吐露他们的心声。
4、我灵愁苦,要发出言语。我心苦恼,要吐露哀情。
5、勿轻易吐露你的失意,以免被人认为软弱无能。
6、经过思想斗争,他终于向老师吐露了实情。
7、为此,我不能再闭口不言,我要吐露我心灵的忧愁,陈述我灵魂的苦楚。
8、当别人耍小聪明的时候,我们就装傻,直到他们吐露真想。
9、因为他始终守口如瓶,不曾吐露半个字,所以无人知道事情真相。
10、女儿终于向妈妈吐露了真情。
11、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忠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情。
12、分布于吐露港的二叠纪砂和泥质岩,均属于海陆沉积形成的产物。
13、麻烦在于,你的妈妈选择向你吐露真情。
14、我不敢吐露出我的不满。
15、工人们正在大吉岭云雾笼罩的山坡上摘取茶树吐露出的新芽。
16、最后她自己招认了,而且向我吐露了衷曲。
17、仁爱和理解常会使得男孩吐露真情,解除良心的负担。
18、经过几小时的审讯以后,犯人开始吐露真情。
19、法官吐露出的答复令人感到丧气和没有希望的。
20、警察可能会迫使他吐露真情。
21、我们最感困难的是要这个窃贼吐露真情。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tǔ lù
1、[泄露]xiè lòu
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机密。~风声。~内幕。也作泄漏。
2、[呈现]chéng xiàn
显出;露出:到处~欣欣向荣的景象。暴风雨过去,大海又~出碧蓝的颜色。
3、[透露]tòu lù
泄露或显露(消息、意思等):~风声。真相~出来了。
4、[流露]liú lù
(意思、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出真情。他的每一首诗,字里行间都~出对祖国的热爱。
5、[显露]xiǎn lù
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现出:他脸上~出高兴的神色。
6、[泄漏]xiè lòu
1.(液体、气体)漏出。 2.泄露。
7、[揭发]jiē fā
揭露(坏人坏事):~罪行。检举~。
8、[表露]biǎo lù
流露;显示:~心迹。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最容易在脸上~出来。
9、[坦露]tǎn lù
吐露;表露:~心迹。真情~。
10、[表示]biǎo shì
1.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关怀。大家鼓掌~欢迎。 2.事物本身显出某种意义或者凭借某种事物显出某种意义:海上红色的灯光~那儿有浅滩或礁石。 3.显出思想感情的言语、动作或神情:老师很喜欢他的直爽,但脸上并没露出赞许的~。
11、[走漏]zǒu lòu
1.泄露(消息等):~风声。 2.走私漏税。 3.大宗的东西部分失窃、遗失。
12、[暴露]bào lù
(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目标。~无遗。
13、[线路]xiàn lù
电流、运动物体等所经过的路线:无线电~。公共汽车~。
反义词
tǔ lù
1、[掩盖]yǎn gài
1.遮盖:大雪~着田野。2.掩饰该受责备的或违法的事:~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