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游
拼音
tóng yóu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óng的字 拼音为yóu的字 拼音为tong的字 拼音为yo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同游-汉语大词典同游1.互相交往。
●《国语·齐语》:“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
●《荀子·法行》:“曾子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这两位先生同里,少同学,长同游,壮同事。”
2.一同游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王东亭作宣武主簿,尝春月与石头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镳俱进。”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
3.指同游者;同伴。
●唐许浑《秋思》诗:“琪树西风枕簟秋,楚云湘水忆同游。”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海公子》:“﹝张生﹞开尊自酌,恨无同游。”
同游(2)(无)
竹马同游共骑竹马
【出典】 晋·张华《博物志》(佚文):“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据《锦绣万花谷》卷一六引)《世说新语·方正》:“诸葛靓……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酒酣,帝曰: ‘卿复忆竹马之好不?’”
【释义】 古代儿童常在一起作竹马(骑竹竿作马)之戏。诗词中常用以咏童年伙伴。
【例句】 ①小来竹马同游客,惯听清歌。(晏几道《采桑子》[红窗碧玉新名旧]252)这里用本典追叙童年时结伴同游的情景。②悬弧之旦,忆争骑竹马,各怀金弹。(刘克庄《解连环》[悬弧之旦]2607)这里用本典叙写童年嬉游情景。③共骑竹马有谁存,总唤入、耆英社。(刘克庄《鹊桥仙·居厚生日》2641)这里用本典感叹自己与居厚弟儿时同游的伙伴所存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