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恶相济
拼音
tóng è xiāng j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óng的字 拼音为è的字 拼音为xiàng的字 拼音为jì的字 拼音为tong的字 拼音为e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详细解释
- 【解释】: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 【出自】:《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 【示例】:惟此群凶,~。
◎《南史·梁本纪》 -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按字解释
同:共同。
恶:作恶的人。
相:互相。
济:助。
词典解释
同恶相济-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同惡相濟
同恶相济-辞源3同:同惡相濟
出处
《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马超成宜,同恶相济。”引证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
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唐-房玄龄等--《晋书·文帝纪》:称兵扬楚,钦咨逋罪,同恶相济……凭阻淮山,敢拒王命。
元末明初-罗贯中-六十九回-《三国演义》:耿记与韦晃密议曰:“操贼奸恶日甚,将来必为篡逆之事。吾等为汉臣,岂可同恶相济?”
唐-李延寿--《南史·梁本纪》:惟此群凶,同恶相济。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尚书省榜》:连日拜疏奏论韩侂胄、陈自强罪恶,已蒙睿鉴施行。然二凶同恶相济,专务欺蔽。
明-周楫-卷一八-《西湖二集》:汪直之失,虽未为甚,而韦瑛、王英同恶相济,擅作威福。
当代-佚名--《“五四”爱国运动资料·曹汝霖》:要之官官相护,同恶共济。
故事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
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唐-房玄龄等--《晋书·文帝纪》:称兵扬楚,钦咨逋罪,同恶相济……凭阻淮山,敢拒王命。
元末明初-罗贯中-六十九回-《三国演义》:耿记与韦晃密议曰:“操贼奸恶日甚,将来必为篡逆之事。吾等为汉臣,岂可同恶相济?”
唐-李延寿--《南史·梁本纪》:惟此群凶,同恶相济。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尚书省榜》:连日拜疏奏论韩侂胄、陈自强罪恶,已蒙睿鉴施行。然二凶同恶相济,专务欺蔽。
明-周楫-卷一八-《西湖二集》:汪直之失,虽未为甚,而韦瑛、王英同恶相济,擅作威福。
当代-佚名--《“五四”爱国运动资料·曹汝霖》:要之官官相护,同恶共济。
造句
tóng è xiāng jì
1、不法分子同恶相济,危害性更大。
接龙
济窍飘风 风雨交加 加人一等 等闲之辈组词
近义词
tóng è xiāng jì
1、[同流合污]tóng liú hé wū
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2、[狼狈为奸]láng bèi wéi jiān
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3、[同利相死]tóng lì xiāng sǐ
指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反义词
tóng è xiāng jì
1、[反戈一击]fǎn gē yī jī
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