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胆
拼音
tóng xīn gòng dǎ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óng的字 拼音为xīn的字 拼音为gòng的字 拼音为dǎn的字 拼音为tong的字 拼音为xin的字 拼音为gong的字 拼音为dan的字基础解释
心志一致。亦作“同心合胆”。详细解释
- 【解释】:心志一致。亦作“同心合胆”。
按字解释
同心:齐心。
共:相同,一样。
胆:勇气、决心或坦诚、直率,用来比喻人的勇气、决心或坦诚的态度,表示大家都有同样的勇气、决心或坦诚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或挑战。
词典解释
同心共胆-中华成语大词典同心共胆
【拼音】:tóng xīn gòng dǎn
解释
心志一致。亦作“同心合胆”。
出处
《后汉书·郑太传》:“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
示例
你道是~,还待要骗口张舌。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
近义词
同心合胆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同心共胆亦作“同心合胆”。
心志一致。
●《后汉书·郑太传》:“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摺:“哥哥,咱和你是同心共胆的好朋友,饶过我者。”
●《三国演义》第八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当招安本部人马,同心合胆,方可归顺。”
●《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赵家庄》:“须将好言劝谏丈夫,同心合胆,共做人家。”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引证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以观成败,不肯同心共胆,率徒旅进,五也。
元-无名氏-第四折-《马陵道》: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
元-无名氏-第四折-《马陵道》:哥哥,咱和你是同心共胆的好朋友,饶过我者。
元末明初-罗贯中-第八八回-《三国演义》:若丞相肯放回去,就当招安本部人马,同心合胆,方可归顺。
故事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以观成败,不肯同心共胆,率徒旅进,五也。
元-无名氏-第四折-《马陵道》: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
元-无名氏-第四折-《马陵道》:哥哥,咱和你是同心共胆的好朋友,饶过我者。
元末明初-罗贯中-第八八回-《三国演义》:若丞相肯放回去,就当招安本部人马,同心合胆,方可归顺。
造句
接龙
胆大于身 身先士卒 卒擅天下 下不为例 例行差事 事必躬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tóng xīn gòng dǎn
1、[同心合胆]tóng xīn hé dǎn
心志一致。同“同心共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