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传心授
拼音
kǒu chuán xīn shòu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kǒu的字 拼音为chuán的字 拼音为xīn的字 拼音为shòu的字 拼音为kou的字 拼音为chuan的字 拼音为xin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基础解释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详细解释
- 【解释】: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 【出自】: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 【示例】:尽管在旧社会得不到出版发行的便利,千百年来通过无数艺人的~,终于很好地保留下来了。
◎光未然《戏曲遗产中的现实意义》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师徒间口头传授
按字解释
口传:口头传授。
心授:以心传心,即师徒心心相印,悟解契合。
词典解释
口传心授-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口傳心授
口传心授-中华成语大词典口传心授
【拼音】:kǒu chuán xīn shòu
解释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出处
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示例
尽管在旧社会得不到出版发行的便利,千百年来通过无数艺人的~,终于很好地保留下来了。 ★光未然《戏曲遗产中的现实意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师徒间口头传授
出处
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引证
宋-俞琰--《古文参同契集解》:其妙须是口传心授,难以尽形之于毫楮也。
当代-昆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昆明市志·第九分册》:传统剧目以口传心授、师徒相承方式流传。
明-凌濛初-卷一九-《二刻拍案惊奇》:道人道:“不识也罢,我有一句真言,只有五个字。既不识字,口传心授,也容易记得。”
近代-文康-八回-《儿女英雄传》:只这刀法枪法弹弓射箭拳脚,却是老人家口传心授。
当代-袁世海--《为京剧新秀李洁叫好》:传统戏,主要由老师口传心授,表演上至少有一个大的框架和模式。
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现代-光未然--《戏曲遗产中的现实意义》:古代戏曲中许多优秀剧目,尽管在旧社会得不到出版发行的便利,千百年来通过无数艺人的口传心授,终于很好地保留下来了。
宋-释语明--《联灯会要·二八·泉州承天传宗禅师》:诸人者,直饶问得知过鹙子,辩若满慈,也只是口传心授底。
故事
宋-俞琰--《古文参同契集解》:其妙须是口传心授,难以尽形之于毫楮也。
当代-昆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昆明市志·第九分册》:传统剧目以口传心授、师徒相承方式流传。
明-凌濛初-卷一九-《二刻拍案惊奇》:道人道:“不识也罢,我有一句真言,只有五个字。既不识字,口传心授,也容易记得。”
近代-文康-八回-《儿女英雄传》:只这刀法枪法弹弓射箭拳脚,却是老人家口传心授。
当代-袁世海--《为京剧新秀李洁叫好》:传统戏,主要由老师口传心授,表演上至少有一个大的框架和模式。
明-解缙--《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现代-光未然--《戏曲遗产中的现实意义》:古代戏曲中许多优秀剧目,尽管在旧社会得不到出版发行的便利,千百年来通过无数艺人的口传心授,终于很好地保留下来了。
宋-释语明--《联灯会要·二八·泉州承天传宗禅师》:诸人者,直饶问得知过鹙子,辩若满慈,也只是口传心授底。
造句
kǒu chuán xīn shòu
1、古代和尚学经,多半靠师傅口传心授。
2、很多武术都是靠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
接龙
授受不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kǒu chuán xīn shòu
1、[口口相传]kǒu kǒu xiāng chuán
不著文字,口头相传。
2、[口耳相传]kǒu ěr xiāng chuán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3、[不立文字]bù lì wén zì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4、[以心传心]yǐ xīn chuán xīn
佛教禅宗用语。指离开语文文字而以慧心相传授。
5、[衣钵相传]yī bō xiāng chuán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6、[口耳相承]kǒu ěr xiāng chéng
指接受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