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伐
拼音
kǒu fá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kǒu的字 拼音为fá的字 拼音为kou的字 拼音为fa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口伐-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口伐
【出典】 《新唐书》卷一○○《郑善果传》附《郑元传》:“会突厥提精骑数十万,身自将攻太原,诏即苫次起元持节往劳。既至,虏以不信咎中国,元随语折让,无所屈,徐乃数其背约,突厥愧服。因好谓颉利曰:‘突厥得唐地无所用,唐得突厥不可臣而使,两不为用而相攻伐,何哉?今掠财物,劫人口,皆入所部,可汗一不得,岂若仆旗接好,则金玉重币一归可汗。且唐有天下,约可汗为兄弟,使驲衔箠于道,今坐受其利不肯,乃蔑德贻怨,自取劳苦,若何?’颉利当其言,引还。太宗赐书曰:‘知公口伐,可汗如约,遂使边火息燧,朕何惜金石赐于公哉!’”
【释义】 唐初,突厥颉利可汗帅十万大军进攻太原,唐鸿臚卿郑元曾奉诏持节劝谕颉利罢兵。元以言词使颉利愧服而退。唐太宗赐书,称郑氏此举为“口伐”。后世常用作称美以言词退敌安边的典故。
【例句】 早岁从军,乌戎口伐,奇功立就。(祖吴《水龙吟·寿郑尉集郑姓事》2852)这里用郑元“口伐”突厥事,称美郑尉有安边之功。
口伐ㄎㄡˇ ㄈㄚkǒu fā用言語譴責他人。《新唐書.卷一〇〇.鄭善果傳》:「知公口伐,可汗如約,遂使邊火息燧,朕何惜金石賜於公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