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莎
拼音
è shā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è的字 拼音为shā的字 拼音为e的字 拼音为sha的字基础解释
拉祜族语天帝的译音。亦用以称佛祖。详细解释
拉祜族语天帝的译音。亦用以称佛祖。
《中国民间故事选·扎弩扎别》:“ 厄莎 住在天上,他不做事,日子过得十分好。”原注:“拉祜族话记音,意即天皇。有的地方称佛祖也叫 厄莎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厄莎-汉语大词典厄莎拉祜族语天帝的译音。亦用以称佛祖。
●《中国民间故事选·扎弩扎别》:“厄莎住在天上,他不做事,日子过得十分好。”
原注:“拉祜族话记音,意即天皇。有的地方称佛祖也叫厄莎。”
天神厄莎
毛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下册略云,拉祜族神话传说多以天神厄莎为主人公,如《历法的来源》云,天神厄莎造毕天地后,天地无光,到处俱黑。厄莎又造日、月,以金针置日上,以镜置月上,使之放光,以照天地万物。日、月不能行,厄莎令日骑马、月骑猪。又据日、月运行计算时日,太阳行一圈为一日,月亮圆一次为一月。《人是怎样传下来的》云,太古之时,地上原住众多之人,其后水漫山川,人类濒于绝灭。天神厄莎见而立拯救之。厄莎觅得一葫芦,置青年男女一对于其中,然未久即为豹所啮毙。又置第二对,复被水淹死。至第三次,厄莎紧塞葫芦口,令大葫芦浮于水面,人种始得保存。雨过天晴,水过世安,厄莎又历尽艰辛,寻回葫芦,取出人种。《各民族的来源》云,从厄莎所种葫芦中走出扎笛、娜笛兄妹二人,繁衍出九兄弟。一次九兄弟猎获一虎,众议如何食此虎。拉祜族之祖曰:“烧吃。”拉祜族称虎为“拉”,烧吃为“祜”,从此遂名其族为“拉祜”。《拉祜族为什么没有文字》云,相传远古时,厄莎为九种民族命名后,即颁发文字与各民族。发与汉族长兄之文字刻于竹片上,后笔书之于书上;发与傣族者刻于贝叶上,其后乃为贝叶经;发与佤族者书于牛皮上;发与拉祜族者置之粑粑中。拉祜族长途跋涉回家,中途腹馁,即将粑粑啮而食之。故拉祜人凡事皆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