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陔
拼音
nán gā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nán的字 拼音为gāi的字 拼音为nan的字 拼音为gai的字基础解释
《诗·小雅》篇名。六笙诗之一,有目无诗。详细解释
《诗·小雅》篇名。六笙诗之一,有目无诗。
《南陔》、《白华》、《华黍》为前三篇,是燕飨之乐。《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絜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亡其辞。”《仪礼·乡饮酒礼》:“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后用为奉养和孝敬双亲的典实。《文选·束晳<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注:“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父母。” 唐 杨炯 《幽兰赋》:“丛兰正滋,美庭幃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 宋 苏轼 《送程建用》诗:“空餘南陔意,太息北堂冷。”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忍菴先生》:“今吾儿邀天之幸,得上公车,稍可伸北闕南陔之思矣。”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南陔-汉语大词典南陔《诗·小雅》篇名。六笙诗之一,有目无诗。
●《南陔》、《白华》、《华黍》为前三篇,是燕飨之乐。
●《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洁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仪礼·乡饮酒礼》:“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后用为奉养和孝敬双亲的典实。
●《文选·束晰<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
李善注:“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父母。”
●唐杨炯《幽兰赋》:“丛兰正滋,美庭帏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
●宋苏轼《送程建用》诗:“空余南陔意,太息北堂冷。”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忍庵先生》:“今吾儿邀天之幸,得上公车,稍可伸北阙南陔之思矣。”
南陔
【出典】 《诗经·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词。”《文选》卷十九晋·束广微(晳)《补亡诗六首·南陔》:“循彼南亩,言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
【释义】 《南陔》是《诗经·小雅》笙诗(存题亡词的诗)篇名。《毛诗序》云,该诗原为咏孝养之作,晋人束晳又据此义作了《补亡诗》。后世用作人子侍养父母的典故。
【例句】 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上官仪《故北平公挽歌》508)这里用“南陔”典,谓北平公之子已难以尽孝,借以惋惜北平公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