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
拼音
nán qi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nán的字 拼音为qiān的字 拼音为nan的字 拼音为qian的字基础解释
1.迁都南方。《魏书·灵徵志下》:“魏氏 世居幽朔,至 献帝 世,有神人言应南迁。”《宋书·武帝纪论》:“晋 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明史·英宗前纪》:“甲子,京师闻败,羣臣聚哭於朝,侍讲 徐珵 请南迁,兵部侍郎 于谦 不可。” 2.被贬谪、流放到南方。唐 李白《江上赠窦长史》诗:“万里南迁 夜郎国,三年归及 长风沙。”宋 徐铉《和州酬江中丞见寄》诗:“贾 傅南迁久,江关道路遥。”宋 周密《齐东野语·徐汉玉》:“吾得罪必南迁,安得在畿乎?”详细解释
迁都南方。
《魏书·灵徵志下》:“ 魏氏 世居幽朔,至 献帝 世,有神人言应南迁。”《宋书·武帝纪论》:“ 晋 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明史·英宗前纪》:“甲子,京师闻败,羣臣聚哭於朝,侍讲 徐珵 请南迁,兵部侍郎 于谦 不可。”
被贬谪、流放到南方。
唐 李白 《江上赠窦长史》诗:“万里南迁 夜郎国 ,三年归及 长风沙 。” 宋 徐铉 《和州酬江中丞见寄》诗:“ 贾 傅南迁久,江关道路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徐汉玉》:“吾得罪必南迁,安得在畿乎?”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南迁-汉语大词典南迁1.迁都南方。
●《魏书·灵征志下》:“魏氏世居幽朔,至献帝世,有神人言应南迁。”
●《宋书·武帝纪论》:“晋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
●《明史·英宗前纪》:“甲子,京师闻败,群臣聚哭于朝,侍讲徐珵请南迁,兵部侍郎于谦不可。”
2.被贬谪、流放到南方。
●唐李白《江上赠窦长史》诗:“万里南迁夜郎国,三年归及长风沙。”
●宋徐铉《和州酬江中丞见寄》诗:“贾傅南迁久,江关道路遥。”
●宋周密《齐东野语·徐汉玉》:“吾得罪必南迁,安得在畿乎?”
贾生困长沙(宜谊南迁)
【出典】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 ‘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释义】 汉代贾谊年少有才,因朝廷大臣中伤,未获重用,出为长沙王傅。渡湘水,伤屈原忠而见疏,有感而作赋吊之。此典常用于抒发怀才不遇的愤郁。
【例句】 ①迟留荆楚悲王粲,久困长沙悲贾生。(曾瑞套曲〔般涉调·哨遍〕 《思乡》)用贾谊事写自己久久迟留他乡,志不能伸的困境。②长沙屈贾谊,落日悲王粲。(刘时中〔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送别》)把友人比作贾谊,点出他仕途上得不得志。③贾谊南迁,冯唐老去,关羽西还。(李致远〔双调·折桂令〕《读史》)读史书见历代贤才如贾谊等人经历坎坷,因而叹息人生如寄,而有出世之想。④便今日苏秦六国,明日早贾谊长沙。(杨立斋套曲〔般涉调·哨遍〕之〔哨遍〕) “贾谊长沙”比喻谪官。⑤不是将帝王埋怨,为甚把苏轼似贾谊南迁? (费唐臣杂剧《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二折〔滚绣球〕)苏轼怨帝王把自己贬官,如贾谊南迁,困于长沙。⑥你若是似贾谊困长沙,我敢似孟光般显贤达,休想我半星儿意差。(郑光祖杂剧《迷青琐倩女离魂》第二折〔拙鲁速〕)此例谓即便考试落第,倩女也愿终生相伴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