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
拼音
nán yá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nán的字 拼音为yáng的字 拼音为nan的字 拼音为yang的字基础解释
1.清末指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区。特设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管理对外贸易、交涉事务。 2.指南洋群岛,现称马来群岛。详细解释
清 末至 民国 时期,划分我国沿海地区为南北两洋区,称 山东 以南的 江苏 、 浙江 、 福建 及 广东 各省为 南洋 ; 江苏 以北的 山东 、 河北 、 辽宁 各省为 北洋 。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上》:“ 南洋 起 厦门 ,包 汕头 臺湾 潮阳 甲子门 四澳 虎门 老万山 七洲洋 直抵 雷环 为一截。”
亚洲 东南部国家和地区。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泰西各强敌,越国鄙远而来。今而 南洋 各岛,悉为佔据。则边鄙已同接壤,郊坰无异户庭也。” 茅盾 《过封锁线》:“客人们一次一次追问,才知道他是 南洋 华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南洋-中華語文大辭典南洋ㄋㄢˊ 丨ㄤˊnányánɡ1.清末至民國初年,指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沿海一帶(與「北洋」相對)。特設南洋通商大臣,由兩江總督兼任,負責管理對外貿易、交涉事務等。2.群島名。指亞洲東南部群島,舊指南洋群島,現稱馬來群島。也指東南亞地區。
南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南洋Nányánɡ
名
①清末指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区。特设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
②指南洋群岛,现称马来群岛。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nán yáng
1、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流落到南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