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曲
拼音
nán běi q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nán的字 拼音为běi的字 拼音为qǔ的字 拼音为nan的字 拼音为bei的字 拼音为qu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南北曲-汉语大词典南北曲南曲与北曲的合称。南曲又称“南词”,北曲又称“北词”,故也合称为“南北词”。南曲以唐宋大曲、宋词为基础,曲调用五音阶,用韵以南方(今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四声。声调柔缓宛转,以箫笛伴奏。
●宋元南戏及明清传奇均以南曲为主。北曲用七音阶,用韵以《中原音韵》为准,无入声。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有“弦索调”之称。
●元杂剧都用北曲,明清传奇也采用部分北曲。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曲牌共二○九四个,其中南曲有一五一三个,北曲有五八一个。是研究“南北曲”音乐最丰富的参考资料。
【南北曲】古代南曲、北曲的合稱。南曲也叫南詞,北曲也叫北詞,合稱爲南北詞。南曲以 唐 宋大曲、宋詞爲基礎,曲調用五音階,用韻以南方(主要爲 江 浙一帶)的語音爲標準,有平上去入四聲。宋 元南戲及 明 清傳奇都以南曲爲主。有關南曲研究的專著,有 明 徐迎 鈕少雅合撰的 南曲九宮正始、沈璟的 南曲譜、李開先 王九思的 南曲次韻、沈自晉的 南九宮詞譜(一名 南詞新譜)、三逕草堂的 新編南九宮詞、徐渭的 南詞敘錄、清 毛先舒的 南曲入聲答問。呂士雄等 新編南詞定律,所收南曲曲牌有一千三百四十二首。北曲用七音階,無入聲。用韻以 元 周德清 中原音韻爲準。元雜劇(包括 金院本)主要用北曲,盛行於北方,與南方的南曲相對。關於北曲的研究專著,有 明 朱權的 北曲譜。清 李玉的 一笠庵北詞廣正譜,收北曲曲牌四百四十七首。周詳鈺等所撰寫的 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記錄曲牌二〇九四首,另附同名變體曲牌共四四六六首,材料最爲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