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躬屈节
拼音
bēi gōng qū jié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ēi的字 拼音为gōng的字 拼音为qū的字 拼音为jié的字 拼音为bei的字 拼音为gong的字 拼音为qu的字 拼音为jie的字基础解释
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详细解释
- 【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 【出自】: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 【示例】:小兔子~,拿了愚表弟萧慎的名片。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没有骨气
按字解释
卑躬:谦恭逊让。
屈节:丧失节操。
词典解释
卑躬屈节-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卑躬屈節
卑躬屈节-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卑躬屈節
出处
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引证
清-李伯元-三O195-《文明小史》:外官是阔得不耐烦,却没有把镜子照照自己见了上司那种卑躬屈节的样子。
清-魏秀仁-五一回-《花月痕》:贤才国家之宝,以鹰犬奴隶待之,将遁世名高;况令其卑躬屈节,启口以求一荐达?是不肖鄙夫之所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现代-郁达夫-一三-《迷羊》:从江边走上了后街,无论大的小的旅馆,我都卑躬屈节的将一样的话问了寻了,结果走了十六七家,仍复是一点儿影响也没有。
现代-姚雪垠-一卷一六章-《李自成》:在将士们众目睽睽之下如此卑躬屈节,立在江岸上等候传见,感到很不舒服。
故事
清-李伯元-三O195-《文明小史》:外官是阔得不耐烦,却没有把镜子照照自己见了上司那种卑躬屈节的样子。
清-魏秀仁-五一回-《花月痕》:贤才国家之宝,以鹰犬奴隶待之,将遁世名高;况令其卑躬屈节,启口以求一荐达?是不肖鄙夫之所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现代-郁达夫-一三-《迷羊》:从江边走上了后街,无论大的小的旅馆,我都卑躬屈节的将一样的话问了寻了,结果走了十六七家,仍复是一点儿影响也没有。
现代-姚雪垠-一卷一六章-《李自成》:在将士们众目睽睽之下如此卑躬屈节,立在江岸上等候传见,感到很不舒服。
造句
bēi gōng qū jié
1、小兔子卑躬屈节,拿了愚表弟萧慎的名片。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接龙
节外生枝 枝叶扶疏 疏不间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bēi gōng qū jié
1、[卑躬屈膝]bēi gōng qū xī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反义词
bēi gōng qū jié
1、[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g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2、[刚正不阿]gāng zhèng bù ē
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