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三不四
拼音
bàn sān bù s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àn的字 拼音为sān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sì的字 拼音为ban的字 拼音为san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si的字基础解释
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详细解释
- 【解释】: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 【出自】:《西湖二集·李凤娘酷妒遭天谴》:“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边,也是半三不四。”
按字解释
半:不完全的。
三:表示多数或多次。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四: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
词典解释
半三不四-中华成语大词典半三不四
【拼音】:bàn sān bù sì
解释
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出处
《西湖二集·李凤娘酷妒遭天谴》:“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边,也是半三不四。”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心情
半三不四ㄅㄢˋ ㄙㄢ ㄅㄨˋ ㄙˋbàn sān bù sì形容失魂落魄,無精打采的樣子。《西湖二集.卷五》:「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邊,也是半三不四。」
出处
《西湖二集·李凤娘酷妒遭天谴》:“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边,也是半三不四。引证
清-鸳湖渔叟-二四回-《说唐全传》:且表贾顺甫见这班人半三不四,来的落落托托,心中疑惑。
清-李渔-七-《无声戏》:(术士道)他也曾对在下说过,半三不四的男子,惹得人渴,救不得人饥,倒不如藏拙些的好。
清-大汕-四-《海外纪事》:日与病魔支撑,满拟以病了事矣。谁知病又不成苪,事又不成事,如此半三不四,自觉可笑。
故事
清-鸳湖渔叟-二四回-《说唐全传》:且表贾顺甫见这班人半三不四,来的落落托托,心中疑惑。
清-李渔-七-《无声戏》:(术士道)他也曾对在下说过,半三不四的男子,惹得人渴,救不得人饥,倒不如藏拙些的好。
清-大汕-四-《海外纪事》:日与病魔支撑,满拟以病了事矣。谁知病又不成苪,事又不成事,如此半三不四,自觉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