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窗下
拼音
shí nián chuāng xià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nián的字 拼音为chuāng的字 拼音为xià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nian的字 拼音为chuang的字 拼音为xia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
窗下:代指书房。
词典解释
十年窗下-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十载寒窗(十年窗下)
【出典】 金·刘祁《归潜志》卷七: “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入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 ‘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其后,有辟举法行,虽未入仕,亦得辟为令。”
【释义】 寒士读书十年,进取功名,一旦得中,名满天下。南宋时便已有“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谚语。“十年”是约数,如宋黄庭坚《送刘季展从军雁门》诗:“千里荷戈防犬羊,十年读书厌藜苋。”又如“十年磨一剑” (唐贾岛《剑客》诗)等,皆谓时日久长。后人以“十载寒窗”形容士人为求功名而长期苦读。此典在小说戏曲中常用。
【例句】 ①秀才每受辛苦十载寒窗下,久后他显才能一举登科甲。(张寿卿杂剧《谢金莲诗酒红梨花》第一折)谢金莲唱词,她一心要嫁秀才,故而说秀才虽穷,前程远大。②您孩儿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关汉卿杂剧《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楔子)苦读十年为了扬名天下,指应举得中式。③虽是我十年窗下无人比,稳情取一举成名天下知。(关汉卿杂剧《山神庙裴度还带》第二折〔尾声〕)言自己十年苦读,才学绝伦,能一举成名。④再休题春宵一刻千金价,准备著寒窗更守十年寡。(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离亭宴带歇指煞〕)红娘讥讽张生春宵梦破。寒窗指秀才读书的地方。⑤小生啊!贫居陋室多年,惟苦志寒窗十载。(柯丹邱南戏《荆钗记》第六出《议亲》〔桂枝香〕)王十朋贫居苦读十年。⑥我也十年窗下无人问,何日得功名进。(佚名杂剧《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第二折〔端正好〕)张安住感叹自己功名不遂。
十年窗下
【拼音】:shí nián chuāng xià
解释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出处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示例
虽是~无人比,稳情取一举成名天下知。(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
近义词
十年寒窗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出处
引证
金-刘祁-卷七·一七-《归潜志》: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
元-关汉卿-第二折-《裴度还带》:虽是十年窗下无人比,稳情取一举成名天下知。
当代-佚名-1949.09-《人民日报》:十年窗下苦,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我们姑不论他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如何,当然更不必提倡用这些读死书的方法来做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但就这种下“苦功”的学习精神来说,却值得效法的。
故事
金-刘祁-卷七·一七-《归潜志》: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
元-关汉卿-第二折-《裴度还带》:虽是十年窗下无人比,稳情取一举成名天下知。
当代-佚名-1949.09-《人民日报》:十年窗下苦,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我们姑不论他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如何,当然更不必提倡用这些读死书的方法来做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但就这种下“苦功”的学习精神来说,却值得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