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碧
拼音
huà b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uà的字 拼音为bì的字 拼音为hua的字 拼音为bi的字基础解释
鲜血化作碧玉。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语本《庄子·外物》:“萇弘 死于 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清 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捐躯裹革,壮士化碧形销;矢节投繯,红粉伤心泪尽。”清 孟亮揆《于忠肃墓》诗:“寃血九原应化碧,阴燐千载自沉红。”详细解释
鲜血化作碧玉。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语本《庄子·外物》:“ 萇弘 死于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捐躯裹革,壮士化碧形销;矢节投繯,红粉伤心泪尽。” 清 孟亮揆 《于忠肃墓》诗:“寃血九原应化碧,阴燐千载自沉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化碧-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化碧
【出典】 《庄子·外物》:“入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唐·成玄英疏:“苌弘遭谮,被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遂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匮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
【释义】 春秋时,周敬王臣苌弘遭谮含冤而死,传说其血三年后化为碧玉。后世常用此事作为咏叹忠臣冤死的典故。
【例句】 ①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朱敦儒《木兰花慢·和师厚和司马文季虏中作》837)这里用“化碧”典,对司马氏忠骨埋于金国表示哀悼。②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辛弃疾《兰陵王·已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1947)这里举苌弘血化为碧的传说,衬托梦境中所见人化为牛的怪异现象。③化碧旧愁何处,魂归些、晚日阴阴。(罗志仁《扬州慢》[危榭摧红]3430)这里用苌弘事追怀冤愤而死的屈原,暗寓对南宋忠魂的哀思。
化碧鲜血化作碧玉。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语本《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捐躯裹革,壮士化碧形销;矢节投缳,红粉伤心泪尽。”
●清孟亮揆《于忠肃墓》诗:“冤血九原应化碧,阴磷千载自沉红。”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huà bì
1、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